聽著那低沉的聲音,姜南溪遲遲不敢抬頭,生怕一露臉這位閻羅王又懷疑自己是刺客把她一刀了結了。
趙北岌見人不敢抬頭,原本只覺得人有些眼熟,現在懷疑這人就是混入府中的刺客,正想讓人把她拎起,府中老管家便匆匆趕來道:二公子,世子找您。
一聽大哥找自己,趙北岌顧不上其他,只是走前盯著姜南溪的頭頂看了一眼。
待到那股駭人的視線離開,姜南溪摸著加速的心跳順了順呼吸,快速往繡院走去。
上蒼保佑,讓她不要再遇見燕小郡王這位閻羅王了。
王府西苑,臨川閣。
趙北岌在屋檐下把氅衣丟給近衛,隨后走進屋內。
屋里地龍燒得很旺,侍女們掀開簾子時,他就聞到了酸澀的藥味,聽著大哥咳嗽不斷的聲音,收起那股囂張放浪道:大哥你找我。
榻上,一身白衣的趙北塵生了一張顛倒眾生的容顏,蒼白的臉頰猶如上好的白瓷,纖瘦的手腕隱藏在寬大的衣袍下形成一個好看的弧度,他就這么靠著,身形單薄而雋美,仿佛一只本該翱翔天際的鶴,卻被束縛于高閣之內。
看著弟弟健碩的英姿,趙北塵輕咳不斷:坐吧。
撩衣落座,趙北岌看向哥哥越發病態的身體問:哥你身體怎么樣了
給弟弟倒了杯茶,趙北塵語氣平靜:一入冬便這樣,老毛病了。
我在西北也一直打聽三苦神醫的消息,只聽說一年前他出現在閩南一帶,如今又沒了蹤跡。大哥,你這身體只有三苦神醫能治嗎
神醫蹤跡飄忽不定,而我的身體是被藥壞的,不過是聽天由命罷了,哪能這么好治。趙北塵說著,見弟弟眼里迸出殺意,便寬慰,府中的大夫醫術也很好,我的身體你別擔心了,倒是你這次被召回京,恐怕皇伯父榮親王那邊會有動作。
提到皇伯父,趙北岌就想到高祖皇帝。
高祖寵愛貴妃陽氏,陽氏出身隴西大族幾十年恩寵不斷,并先誕下長子趙度,高祖欲立長子為太子,卻被當時的大臣以皇后有嫡出雙生子唯由極力反對。高祖又搬出皇后生雙生子乃不詳唯由,擬廢黜張氏皇后之位,改立陽氏為后,又遭群臣反對,說皇后無過被廢為天地不容。
后來皇后為保兒子,三顧茅廬請當世大儒王時序出山為太子太傅,王時序入仕后為內閣元輔,高祖才不得不打消廢后念頭,立嫡子趙衡為太子,但卻給當時的皇長子以親王尊榮,冊封陽氏為皇貴妃,因此埋下朝堂與邊關幾十年隱患。
而后太子趙衡登基,是為當今懿仁帝,其胞弟趙宣為鎮北王,也就是趙北塵兄弟兩的父親,當今圣上亦是他們的親伯父。
如今圣上病體孱弱且膝下無子,當年的皇伯父榮親王再次動了奪儲的念頭,數月前聯合戶部和兵部給西北的玄鸮軍施壓,讓趙北岌不得不回京。
想到這次回京的憋屈,趙北岌狠狠拍打案幾道:戶部以西北、北境連年交戰導致國庫空虛唯由向兵部施壓,兵部遞了折子到內閣,王閣老以戎狄賊心不死,月乘人死灰復燃,西北恐有大戰唯由不同意撤兵戎狄。但戶部又以去年旱災,今年南方水患災情嚴重,戶部沒銀子再次施壓內閣,督察院也參了一筆北境軍糧案,整個折子從頭到尾就兩個字,沒錢,逼著圣上批紅將我從交戰地前線召了回來。如今我剛回來,交戰地就傳來北興關失守的消息,朝廷派出的那些窩囊廢還在北興關擦屁股呢。
越想越氣人,趙北岌恨不得把戶部尚書給吊起來打。
看著弟弟兇神惡煞的模樣,趙北塵道:六部讓榮親王滲成了篩子,整個內閣中樞唯有王閣老有骨氣,一旦王閣老退下,整個朝堂只怕都由榮親王說了算。而你這次被召回京,是他們不希望鎮北王府除了北境兵權外,再添上西北兵權。
趙北岌不是任人蹂躪的性格,這次內閣召他回來,他在京城必定不會安生,尤其是面對兵部和戶部兩位尚書,他渾身都是氣,想到什么便說著:聽說前段時間戶部在整理京城下轄三州五城的黃冊時,爆出不少替死案,其中就有兵部尚書的侄子周滿三年前殺人一案的死替證據,你說我們要不要把這案子遞到大理寺,聽說現在的大理寺少卿王霽是個剛正不阿的人,他又是王閣老的兒子,由他帶頭必定能挫一挫榮親王這些年的威風。
趙北塵可不認為,一個死替案就能把兵部尚書拉下馬,何況事情過去三年,留下的證據也早處理干凈了。
若想整治朝綱,他們真正要對付的是榮親王的錢袋子戶部,只有把戶部拿下,才能給榮親王重創。
但所有人都知道,戶部不好動,戶部一亂,便會牽一發而動全身,更會導致國祚不穩。
趙北塵指腹輕柔,淡漠的眼神突然閃過一道狡黠的光芒:所有人都知道你這次被迫回京心里憋著氣,定會趁機挑釁讓你出錯好收回你的兵權,子征你明白此次回京該如何應對嗎
聽到大哥念他的字,趙北岌便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了。
隨意懶散地張開雙臂斜靠在榻上,翹起一只大長腿,俊美而邪魅的容顏勾起一絲痞笑:我小郡王的兇名無人不知,他們敢把我叫回京城,那就做好被我往死里揍的準備。
知道弟弟的性格一向佻達放浪,所謂的兇名在外不過是被人刻意宣揚,趙北塵道:你明白就好,但不要太過。
我懂。說著,見大哥的臉色又慘白了幾分,便把一旁的手爐遞給人,大哥你身體要緊,無需事事籌謀耗費心血。
用帕子捂住咳疾,趙北塵看向窗外的雪景道:馬上就是母親的忌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