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松葉會內部努力維持的表面平靜快要被打破的時候,森下小五郎突然陷入桃色事件。局外人不免得為其人感到惋惜,看似荒唐可笑可松葉會里的老人們看得很明白,在此次事件的背后,很明顯有人在煽風點火,使得松葉會的內斗日趨白熱化。
到底是誰放了把火
能想到這個問題的人,繼而心中升起了一股寒意。這次是森下小五郎,那下次是誰遭殃有人徹夜輾轉,半夜中猛然驚起,為自己正站在風口浪尖上有可能隨時暴斃而心慌不已,比如井川。
白日里威風凜凜,哪怕在嘴角上也和三島斗個不停,絕不認輸。然而在黑夜里,他卻在自己的別墅附近布置了許多體型健壯的雅庫扎暗中保護自己。
三島也不例外,他甚至住進了分居已久的妻子的家里,和她同吃同住,寸步不離。
至于菊池會長的態度,則十分曖昧,在組織召開的例會上直有競爭是好事,如果沒有競爭,松葉會就沒有了活力這樣的話。
果然不出成田勝的意料
此外,他又非常清楚,一切競爭都必須在菊池德勝默許的范圍之內,只要沒有造成流血事件,只要不引起警視廳的注意,犧牲一些小嘍啰,那就沒有阻止這次內斗的必要。
況且全國各地的暴力團都處于混亂當中,體積還算龐大的松葉會尚且不會遇到強勁的外敵,老冤家稻川會也不會看到新勢力崛起打破均勢這樣的局面。
可話說回來,這次把貼在森下頭上所謂的桃色事件赤裸裸地暴露在媒體報紙上邊,這沖擊力何止是只針對森下一人,這還傷到了松葉會和菊池德勝在暴力團中的顏面。
不管幕后主謀是誰,他的下場只會比森下小五郎更慘。將暴力團內幕暴露在老百姓的面前,招致全社會的一致反感,不就使得暴力團的處境更加岌岌可危了嗎
根據成田勝的論斷,恐怕松葉會內斗中失敗的那一方,將會成為暴力團的公共祭品。
其實真相往往并不重要,既得利益者只需要一個看上去是真相的真相,拿出一個合理的假設,給所有人一個解釋,從而繼續開始新的征程。
就比如假設松葉會此次巨變的真實故事是,三島和井川聯合起來下克上,栽贓陷害森下小五郎,逼走菊池派得力干將后二虎相爭大打出手,勝者進而一躍成為下一任會長的有力競爭者。
那么成田勝所理解真相是什么呢
所謂的真相,最好是沒有真相……
這是他一直期盼著的,也是他收服田中佐治的最大原因。
………
日頭偏南
臨近歲末,白晝越來越短,大風吹光了臟亂巷子里的垃圾,凍得堅硬的地面散發著陣陣寒意,鞋履啪嗒啪嗒的響聲能讓每一根毛發都為之顫抖。
若是在鄉下,恐怕一到日落時分,街上就不見人影了。在東京,空氣越是寒冷滯重,就越能激起年輕人的反抗之心,時髦的街區熙熙攘攘,一排又一排的路燈點亮了冬夜。
從專做冬日限定泥鰍湯的居酒屋里出來,成田勝腹中暖和的脂肪融化開來,四散至全身,好不暢快。走在六本木的街道,到處都布置了圣誕節的裝飾,兩旁的商店被紅色的海洋所籠罩,快要融為一體。
說起來,還有十幾天的時間才到圣誕節,但各大賣場、商店,甚至迪斯科舞廳,都早早做好了準備。大君也毫不例外,該采買的道具已經入庫,該做好的圣誕節企劃也安排就緒,就等著平安夜那天,讓客人們玩個盡興。
江戶時期,圣誕節只是上流人士的宗教慶典。大正、昭和之交,百貨公司為了銷售電燈,促進大甩賣,利用報紙烘托圣誕節的氣氛,迎合了大眾的消費心理,但圣誕節真正成為國民狂歡的節日是在70年代之后。
戰后經濟騰飛的這二十年,阿美利卡文化席卷而來,并且伴隨著一定程度的本土化。1976年起,面向年輕人的雜志周刊大量報道與圣誕節相關的文化和慶祝方式。尤其是在1983年建成迪士尼樂園后,圣誕節游行的狂歡儀式越來越受到歡迎。
1986年起,再到平成初年這段時間,是曰本圣誕節狂歡最終定型的時期。在泡沫經濟這個大背景之下,追求奢侈和富足生活的趨利心理已成為整個社會的時髦之風。人們已將圣誕節視為滿足感官刺激不可或缺的一種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