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臨淵一步跨出穿越虛空來到的地方,與其稱之為世界,似乎稱為洞天更加合適。
整個洞天并不大,似乎只是一座并不高大的山坡。
但令人驚訝的是,充沛在整個洞天空氣之中的是濃郁的幾乎要實質化的愿力。
無形無質的愿力因為太過于濃厚,以至于仿若空氣都格外厚重。
在洞天之中行走仿佛在水中一般,愿力始終纏繞在人的左右,有種虛無飄蕩的感覺。
不知多少年來,無數虔誠的信徒不斷的祈禱,累計的難以計數的愿力,似乎都壓擠在這塊地方。
陸臨淵隨手在空中用力一攏。
一團透明的愿力竟然直接凝聚在了他的手中,將神魂投入其中仔細感應。
雖然自己對于愿力一途并無研究,但按照典籍記載推測,愿力應當同所信之神氣息保持一致。
因此正神的氣息往往光明而宏大,多為金色,青色等純正之色。
邪神和淫祀多以恐嚇、殺戮、欲望吸引信徒,因此其色多為血腥色,雜色。
而此處的愿力雖然無比之多,卻為透明之色,仿佛是沒有信仰對象的愿力似的。
但且不說外面的僧人每日都在虔誠的對佛祈禱,顯然信仰對象十分明確。
更為關鍵的是,若沒有信仰對象,又怎么會產生愿力了
陸臨淵有些幸災樂禍的想到,這些僧人口中誦的是阿彌陀佛,拜的卻是釋迦之像。
難道正是這個原因導致信徒的愿力找不到對象導致愿力變得中性而無色
但立馬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正所謂香火有毒,一旦走上這神道之路,信徒以愿力供養神明,日積月累之下神明也會慢慢被愿力所影響。
華夏曾有一位義薄云天的神明,一開始其本體因為百姓的信念所封神,初成神時神體乃是其死亡之前的樣子。
但后來隨著祂的故事遠為流傳,眾多信徒心中他的形象發生了改變逐漸轉變為其年輕時的樣子。
后來因為一次偶然事件,其神體同樣變成了億萬信眾之中固定的模樣。
并且神明受信仰之力后,行為準則都會向著信徒心中的模樣改變。隨所以一開始的形象樹立對于神民來說十分重要。
一旦走歪了路,將一發不可收拾。
許多邪神一開始選擇了血腥,扭曲的道路,最后和信徒互相影響,最終在扭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也正是所謂的香火有毒。
陸臨淵沉下心思感受這無色的信仰之力,發現這些信仰之力似乎許久之前也曾有過神明的痕跡。
此時這些信仰之力中又似乎完全沒有任何的痕跡,好像被神明放棄了似的。
但又怎么會有神明放棄自己立身之本的愿力了除非這個神明自己出了大問題。
陸臨淵目光向洞天之中唯一的山峰望去。
山峰之上的愿力似乎更加濃厚。仿佛凝結成了水霧,從山下完全看不清山上有何物。
深吸一口氣,還好白狐最近嗜睡,留在了廂房之中。此時倒可以一個人去探一探這未知神明的深淺。
陸臨淵便只身一人往山上行去。
一路上光禿禿的什么都沒有。只有愈來愈濃厚的愿力。
這愿力如淵似海,如絲如霧。
愿力本來就是信徒虔誠祈禱所產生的。此時漫步在愿力凝結成水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