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 > 第896章 擺邊

                第896章 擺邊

                對付游牧民族除了燒荒外,還有擺邊。

                擺邊是大明邊防的另一種策略,顧名思義就是把大軍擺在邊境。

                最開始大軍集中在九邊重鎮扎營,哪里有戰事就支援哪里。

                可是邊境線太長。

                蒙古人如果行動迅速的話,明軍援軍還沒沒來得及支援他們就已經撤走了。

                后來一代名臣王瓊在甘肅駐守時改變了之前的策略。

                當時蒙古人四處游牧,如果大舉南下犯邊的話則須傳示各部,曬干肉,收乳酪。

                約定日期后聚在一起,數萬人夜宿時營地里的火光綿延數里甚至十幾里。

                為此。

                王瓊往草原上派遣大量的夜不收日夜偵查。

                一旦發現有情況立刻回報。

                王瓊接到消息后馬上把精銳部隊布置在幾處咽喉要道上,先守后攻。

                秋收時。

                大軍時不時地出塞演練展示軍容,震懾敵軍使他們不敢靠近,是為守。

                秋收后。

                他把大軍平均分布在邊境幾十個堡壘里,約定日期后同時出征,是為攻。

                在綿延三百里的草原上,數萬明軍一起出動。

                由于到處都有明軍精銳的蹤跡,蒙古人根本不知道明軍虛實,只能避戰。

                大明首輔張居正曾評價王瓊:西涼重地,番虜雜居賴邃庵、晉溪(王瓊)二大老經略數年而后定。

                用燒荒和擺邊的方法對付游牧民族確實沒問題,但是對付遼東的漁獵民族就不行了。

                遼東的女真部落生活在崇山峻嶺之間,燒荒的話會引發山火,使他們失去賴以生存的物資(動物皮毛,人參等)。

                那樣反而會刺激女真部落襲擾邊境。

                所以明軍在遼東對付女真部落的方法是伐木和傳箭。

                每年秋天。

                明軍會派遣大部隊來到邊境城池外面砍伐樹木,防止女真人藏兵其中伺機偷襲。

                砍伐的樹木會運回城池,作為過冬的取暖物資。

                傳箭是傳遞信物的意思。

                在伐木的同時,遼東將領會沿著邊境巡邊。

                到達緩沖地帶后,讓人拿著刻有遼東總兵印信文字的箭矢給各女真部落送去,讓他們前來拜見。

                或安撫,或警告。

                到了崇禎年間,遼東的伐木和傳箭已經名存實亡。

                但針對蒙古人的燒荒和擺邊卻一直都在。

                按理說明軍已經在草原上打敗了西土默特部和鄂爾多斯部,并讓他們派遣人質進京。

                不必像之前一樣防范他們。

                但崇禎不放心。

                蒙古犯邊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損失,還有生產秩序的破壞。

                恢復生產少則三五年,長則十來年。

                小冰河氣候導致的干旱還在繼續。

                按照歷史的走向分析,這段小冰河氣候持續時間非常久。

                (明清有三個明顯的小冰河期,其中萬歷二十八年到康熙五十九年這段時間的小冰河氣候持續時間最長,波及范圍最廣。而明清小冰河期徹底結束的時間是光緒六年,那時候滿清已經快沒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