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圈。
李森嶼跟泰格德之間相差2s。
在這條輪胎磨損較大的賽道上,隨著輪胎使用里程增加,圈速會不斷變慢,追擊的難度也會增加,自然追擊的速度也會變慢,差距在悄悄擴大。
但車隊不會坐以待斃,亨利:這圈進站。
好,李森嶼等這一刻等太久了。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泰格德竟然也進站了。
兩人先后拐進維修區入口,因為去年年終基恩成績靠前,李森嶼更快一步停在位置上。
2.1s換胎時間。
硬胎。
可即便李森嶼急著出去,在維修區限速的情況下,他還是被泰格德卡在了身后。
該死。
剛剛換上的硬胎并沒有達到工作溫度,想要迅速完成追上泰格德必須要冒風險。
但風險與機遇并存。
泰格德的輪胎也沒有到工作溫度,李森嶼大膽的在五號彎前動手。
沒成功,但打亂了泰格德的比賽節奏。
同時也收獲了亨利的提醒:埃爾森,注意輪胎溫度。
嗯,我有分寸,接著李森嶼看準機會,在非常規超越點,憑借兩車的輪胎劣勢,強行給自己找到一個空間,在11號彎完成了超越,上至第八。
埃爾森,注意輪胎,亨利提醒。
我知道,不用一句話說兩遍,李森嶼在剛剛發動攻擊時,是能感受到輪胎不到工作溫度有些打滑。
但他想要超越,就要承擔風險。
只不過這一次他賭對了。
前面是漢克。
他能到這個位置實屬不易,也多虧了比賽發車階段的那兩場事故,穩固了位置。
但這都是暫時的。
皮斯里的賽車終究是抵不過前面頭部車隊的賽車。
加上李森嶼追上泰格德之前,兩人差距已經很近,沒花多少時間就把他輕松過掉。
第七。
李森嶼一路過關斬將,在比賽進行到第35圈的時候,在七車退賽的情況下,追到了第7名。
何嘗不是一種飛躍。
我跟前車差多少李森嶼問。
他前面空的很,只在直道時,能看到前車過彎的尾燈,估計差了不止10s。
13s,亨利說。
李森嶼:……
又是一場惡戰。
李森嶼連續追擊了15圈,就把兩人之間的距離縮短到1.2s。
只要再來一圈,李森嶼就能貼近他。
雖然圈數比預期要長,但因為李森嶼前面沒有其他賽車,不需要對抗臟空氣,后面的賽車也追不上,輪胎退化不算嚴重,還能堅持一段時間。
第50圈,李森嶼在發車直道動手,在距離一號彎一百多米的位置把賽斯的艾倫過掉,他甚至都沒怎么做防守動作。
第六。
不用亨利提醒,李森嶼都在心里數著呢。
亨利:現在你跟埃里克差16s。
這次不等李森嶼問,他就主動說了。
不過,說歸說,這16s也不是喝水一樣簡單操作就能完成的。
李森嶼的輪胎雖然沒有預想的那樣嚴重磨損,但也絕對支撐不到比賽結束。
亨利:感覺能堅持到比賽結束嗎
比賽還有20圈,身后的艾倫雖然沒有追上來,但就在亨利問這話的時候,已經進站去換胎,李森嶼實在沒那么大信心讓自己在場上跑20圈。
可亨利既然說了,是不是意味著有這個可能。
李森嶼:輪胎狀態怎么樣
他目前感覺還行,但就這條賽道的吃胎狀況來說,不好說,也不敢說。
這畢竟關乎比賽,一個名次一個價不說,積分也很重要。
亨利:目前看還可以,我們的建議是可以堅持一下。
李森嶼沉默,他盡所能去感受在路面上摩擦的光頭胎,也許……
他該試試,反正還能壞到哪去。
好。
其實車隊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破釜沉舟,才能找到突破口。
只是不單單是車隊,就連李森嶼也沒有想到,因為這個非常大膽的決定,轉變了比賽結局。
比賽來到最后三圈,從還剩八圈的時候,李森嶼就沒跑一圈,便在tr中跟亨利喊一次輪胎沒了。
可偏偏這個時候他處在第四的位置上。
前面的四五位,因為輪胎撐不住進站換了胎,他沒有換胎,在場上硬挺,自然就守在了第四的位置上。
但很危險。
原本在他前面,但因為進站換胎掉到身后的科迪對他窮追不舍,以每圈近1s的差距迅速追近。
還剩兩圈。
李森嶼已經能看到身后虎視眈眈,隨時都會沖上來吃掉他的位置的科迪:輪胎真的不行了,能不能做點什么!
亨利:模式4,堅持住,你可以的。
雖然知道這就是安慰的話,可不可以誰能知道呢,賽道上,賽車中,一切都是瞬息萬變,誰也說不清。
可李森嶼必須讓自己相信他真的可以,按照亨利的指示,李森嶼調了賽車模式,又調整了電量分配,收效甚微。
輪胎性能沒了就是沒了,斷崖式下降。
李森嶼還能堅持在場上,沒有滑出賽道,全靠他這陣子的訓練。
謝天謝地,他多虧訓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