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文學城首發
中國站比賽正值春季,萬物復蘇,但四月份上海的天并不溫暖,甚至陰雨綿綿。
眼下延續多天的雨已經停了,賽道上的積水也在賽前被清掃干凈,但依舊是一絲陽光都見不著的陰天。
縱然如此,也擋不住車迷們的熱情。
賽場內座無虛席,滿是熱愛賽車運動的車迷,為支持的車手搖旗吶喊,助威加油。
昨天排位賽開始一分鐘,天不作美,突然降雨,因為毫無征兆,車手干胎上場,發現根本無法做出有效圈速,各個進站更換半雨胎,這才繼續比賽。
到了今天,車隊和車手對于可能到來的降雨都保持著高度關注,對于車手和車隊而,雨戰的變數更大。
不過,作為車迷,能看到雨戰,票也值了。
但現在的情況是,車隊監視器上的氣象云圖也表示,正賽下雨概率僅有20%。
當比賽過程中tr響起亨利的聲音時,正在追擊的李森嶼其實是被嚇了一跳的。
可同場上比賽車手溝通交流是比賽工程師的工作,即使會被罵,亨利也有責任提醒他保護輪胎。
李森嶼聽到了,可賽車在上海國際賽道上高速飛馳時,他不僅要兼顧前方不被落下太遠,還要緊盯后面防止被超,又不能忘了將賽車設置調整到最佳,即便已經盡最大可能讓自己做好準備,還是沒辦法立刻顧及全部。
甚至在亨利突然跟他說下圈進站時,懷疑自己聽錯了。
擔心漏掉關鍵信息,李森嶼按下方向盤tr按鈕想要追問,亨利又說了一遍:埃爾森,下圈進站。
·
根據規則,f1的每場正賽中,每位車手要使用至少兩種不同的輪胎配方。
剛剛起步時,車隊給57號賽車配備的是黃標中性胎,也就是說,除非車隊給李森嶼的策略是兩次進站,否則他這次進站更換的不會再是中性胎。
況且,他也沒有新的中性胎可用了。
賽車抵達維修區入口時,李森嶼按下限速按鈕,賽車以最高80kmh的速度在維修區通道行駛。
在經歷了二十多圈的比賽后,他的身體和大腦已經適應了兩三百公里每小時高速,如今突然速度被限,降到八十,仿佛在坐牛車。
而在今天之前,李森嶼甚至覺得這個速度已經不慢了。
將車開到車隊p房,停穩后,從拆下輪胎,換上輪胎,2.3s。
換胎是個技術活,2.3s不算拉跨,正常水平。
但業務不熟練的李森嶼只有肌肉記憶沒用,這一套流程已經完畢,他都還沒反應過來。
身體準備好了出發,大腦沒跟上,頓了一秒才離開。
3.3s,從他停下到離開只花了3.3s,但對于分秒必爭的賽場上,浪費的1s是致命的。
不過拋開時間不說,如此快的速度對從未親身經歷過換胎的李森嶼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f1比賽中,進站換胎不僅考驗車隊策略,還考驗車隊換胎工的速度。
車隊算的好,很有可能在出站后將原本的對手過掉(undercut)。
算的不好,幸運一點,保持原位,不幸的話,落在隊末也不是沒可能。
況且,這只是車隊策略方面,還要考慮當下換胎工的效率問題以及車手自身的反應速度。
f1既是個人的比賽,也是車隊的比賽,更是實力和運氣的較量,所有這些都是取勝的關鍵,缺一不可。
等比賽結束,他一定要回看一下轉播畫面。
太快了,眨眼間。
實在佩服,這是需要換胎工練習多少次才能達到現在的速度。
但現在李森嶼沒有那么多時間去思考這些。
從維修區出口駛出時,因為剛剛耽誤的1s,約翰的隊友從身旁飛過。
他丟掉了原來的位置。
李森嶼在tr中說:抱歉,我的問題。
有了這次的經驗,下次他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聽到他的道歉,亨利盯著顯示屏半天沒反應過來,直到看見他出維修區后因此丟掉了跟在約翰身后的位置,掉到第三,才回過神。
有點可惜,但埃爾森能在第三已經是史無前例的,出乎所有人意料。
在今天之前,盡管埃爾森乃車隊太子,得到了更多的資源傾斜,但大家還是會把更多期待放在他隊友身上。
主要是太子實在拉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