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打算把工作室都“養大”了好賣錢?”
“你這個比喻倒是很恰當,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這也是必然的。5個一線明星,這么多影視劇,還能再捧出兩個來,加上大量的二三線明星,公司根本顧不過來,不找其他的資本加入,遲早合約到期也要走人的。”
“到時候可以在新三板掛牌,最好是能借殼上市。”
“那集團呢,一直不接受融資嗎?”
“還沒到非融不可的地步,看看《火星救援》的海外票房吧。”
“那行吧,你別忘了銀行還欠了一大筆貸款呢。”
利用這些明星、導演的工作室吸引資本是必然的,5大一線明星,以后還會更多,哪怕是藤訊都吃不下,不可能一直像現在這樣,除非他們都沒有追求。
漢唐傳媒不需要融資,不缺錢也不缺渠道,哪怕是bat至少也要三四年之后才能完成對傳媒業的包圍,還有時間。
網絡發展的還不夠快,沒到四五年后的程度,bat現在有錢也沒轍。
但是旗下工作室必須要,像后來的楊宓工作室,能做到50億市值靠她一個一線明星是不可能的。
佳航傳媒當初2000萬買了個新三板的殼子之后就接受了尚室影業的融資,而尚室背后是市值近千億的東方明珠傳媒。
7個工作室,在漢唐傳媒支持下全力發展,能吸引到數家大型傳媒公司的融資,不光賺了錢,也為自己找了一個合作伙伴。
下午和晚上,唐安分別找了周師韋、周佳、常寄紅等人,讓他們把工作室擴大,建立影視制作部門,去各個影視學校簽些新人。
花了一整天時間處理完事情之后,1月5號星期四上午,唐安帶著劇組一行人乘飛機趕去米國。
5號上午出發,到的時候也是5號上午,好像時間從未變過。
北美發行部負責人張益和二十世紀福克斯一位負責國際院線發行的副總裁接待。
“賈米先生你好。”
“唐先生你好,歡迎來到米國。”
寒暄了一會就去了首映劇院的附近的一家酒店。
明天正式上映,今晚首映,也沒有提前搞點映。
北美發行部負責人趙益來匯報了一下電影明天的上映情況。
沖著《明日邊緣》的成功,還有鄧溫蒂的大力支持,這次《火星救援》在圣誕節后的第二個周末拿到了2200家電影院的開畫規模。
在酒店休息了一天倒倒時差,下午五點多出門出門來到劇院。
不過車子剛到劇院,門口就圍了不少人在那,而且有兩個人還舉著一塊橫幅,看樣子還比較激動,劇院保安正在維持秩序。
唐安仔細看了看橫幅上面的字,皺了皺眉,隨即輕笑一聲。
“米國人民好像不太歡迎我啊!”
ps:三更送上,大家晚安了。
很多讀者說bat的壟斷,我也想過了,但是現在書中才2012年出頭,互聯網并未完全發展起來,bat還是在16-18年才高速發展,完成布局的,還有好幾年呢。
當然,我也不太懂,撲街屌絲一個......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