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電影市場進入了淡季,唐安也徹底閑了下來。
除了偶爾去參加一些活動、陪陪楊宓和湯研之外,天天呆在工作室里準備新片劇本。
華宜那邊也很少去了,除了有重要的會議參加才去一趟。
實際上華宜現在除了馮曉剛的《集結號》準備上映工作之外,也就剩下籌備上市了。
第一家上市的私營影視公司,上市之后光按發行價格計算,包括二王和杰克馬在內的9大股東股價都超過一億。
王忠軍更是一躍成為10億富豪,王忠磊身價4億。
等第一天過去,這個數字還要翻3.5倍!
上市=圈錢,這種說法也沒錯,華宜現在的市值才多少,幾個億而已。
簡單一點說,上市就是把公司分成若干股份,比如1億股,你定個價格,10塊錢一股。
這一億股,公司股東分了大半,留個幾百萬股發行出去,要是股民對你有信心,把這市面上的幾百萬股都吃下來,那公司的市值就成了10億以上。
你定50塊錢,被搶光了的話市值就是50億以上。
要是沒人要,股價就越來越低,股東手里的股份也就不值錢了。
在上市之前呢,公司會對內、對特定人群募資,華宜差不多給內部的導演、演員分掉了近8%的股份。
一股3塊錢,賣給對公司有貢獻的人。
09年上市的時候發行價格是30左右,開盤價飆到了60,最高價一度達到了90.
最終收盤價穩定在了70元每股。
也就是說,原本3塊錢一股入股的藝人,哪怕在上市當天拋出去,也能翻23倍。
華宜的總股本是1.68億股,上市第一天市值就達到了117.6億。
上個市市值翻了幾十倍,各個發大財。
馮曉剛288萬股,身家2億!
張季中216萬股,身家1.5億。
王小明180萬股,身家1.26億。
黎彬彬36萬股,身家2888萬。
鄒訊沒有,當時據說是對公司沒信心,不愿意募資,她的份額送給王小明了.......
現在唐安這份肯定是不能少的,比馮曉剛多倒是不奢望,畢竟人家是元老,華宜就是靠他起來的。
不管怎么說,倒時候老王不得給他個200萬股,也就出資600萬的事,倒時候直接翻成1.4億。
募資也就是今年年底的事了,招股書弄出來還要審核。
一夜之間就能賺他三年多賺的錢,不知道是該說錢太容易了呢還是該苦笑...
搖搖頭,不去想那么多,繼續在鍵盤上敲著新劇本。
這時徐嫚云突然敲開門進來,端著一杯差,手上還夾著文件。
“公司又不是沒有人,整天端個杯子進出,怎么在下面的人面前樹立權威!”唐安幫著接過杯子說道。
“我一打工的給老板端茶不很正常嗎。”
徐嫚云毫不介意地笑笑,把文件放在唐安面前。
“華宜那邊的分成計算好了,你簽個字他們過兩天就打過來。”
“這么快?”
這才下畫半個月,院線那邊什么時候這么良心了。
2.45億票房,制片方分成8200萬左右。
唐安占30%,也就是2460萬。
總投資是6300萬,唐安出了1900萬。
這么算來,唐安其實只賺了500萬。
倒是華宜拿了大頭,光發行費就上千萬,中影也拿了上千萬的發行費。
果然,做發行才是最賺錢的啊!
下畫之后,《風聲》一些其他版權多少賣出去了一點,東南亞120萬美金,歐洲賣了幾個國家60萬,米國沒人要。
內地的錄像帶、電視劇版權、網絡版權加起來500萬人民幣。
一共就是1900萬人民幣,又分到了570萬。
總收益算是達到1000萬了。
投資1900萬,盈利1000萬,這算是唐安四部電影最少的盈利,跟鯊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