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了!在把玻璃桶放下去!”
船長看完聲納雷達顯示的深度,對甲板水手們吼道。
回過頭向父子倆解釋:“蒙特利海灣有條薩克拉門托河的支流,海水鹽度低,生活在這里的鰻魚數量挺多,那些玻璃桶是用來捕捉它們的。
鰻魚是種洄游魚類,成年鰻魚在內陸河流中度過生長期,性成熟后回到海洋產卵,之后便會死亡,小鰻魚孵化出來會在海水中生活很久,再從入海口游回淡水河。
全世界總共有十八個鰻魚種類,除了歐洲鰻和美洲鰻生活在大西洋海域,其他大多數種類都能在西海岸找到。
因為它們只在深海區域產卵,獨特的生活習性很難人工養殖,數量稀少,價格向來高昂。”
“在以前從來沒漁夫能釣到它們,無論用什么魚餌。
后來才知道鰻魚是拿嘴咬住獵物,然后從喉嚨里彈出鉤子一樣的東西,把獵物拉進肚子。
小鰻魚釣不到,大的反而容易,前段時間有個家伙在蒙特利灣西邊釣到只五米多長的鰻魚,被一家餐館老板用十萬美元買去了,真是好運氣。”
奧德里奇羨慕道,盯著聲納雷達,“魯賓遜,把垂直探魚儀放下去,海底深度現在五十米,快要到可以撒網的深度了。”
船長嗯了聲,對擴音器說幾句。
韓宣吃過鰻魚這種美味的食物,對怎么抓它們挺有興趣,下樓跑到甲板,見到水手們掀開油布,下面放著密密麻麻數十個玻璃瓶。
樣子像是放大的啤酒瓶,口部尺寸不同,有大有小,體積也不一樣,瓶口挺長,對應不同的鰻魚體積,里面裝著血淋淋的東西,仔細觀察,發現是動物的肝臟。
有位漁夫擋在韓宣面前,不讓他看這些血腥的東西,露出笑臉道:“等我們放下去再來,你可以去船頂甲板,應該能看到太平洋寬吻海豚,那些家伙非常聰明,我們經常往海里丟魚,它們喜歡跟著漁船走,運氣好能找到鯨魚也說不定,男孩。”
韓宣記得在岸上魯賓遜船長喊過他名字,好像是叫洛根,點點頭,“我待會兒再過來,需要多長時間?”
“一兩個小時吧,現在船開得快,進到深海放緩速度,鰻魚才能鉆進去,我們等下要釣魷魚,你可以來看看。”
“釣魷魚?”韓宣看向船旁的機器,線上掛著串仿真龍蝦,沒看到鉤子,不明白怎么釣它們。
等水手們把玻璃瓶扔進海里,拖在船后面,大企鵝號停了下來。
洛根過來打開自動魷魚釣機,像自行車鉸鏈一般,掛著木蝦的繩索從上面滾輪伸進海里,過了會兒又從下面轉回來。
幾分鐘沒見到東西,韓宣趴在欄桿邊,察覺有人在拍自己后背,回過頭看到件救生衣,開口道:“謝謝了,蘭登。”
繼續觀察拖出海面的細繩,突然撲通濺水花,一條淡紅色的魷魚被拖離水面,它還沒察覺,觸手死死抱住自己的“獵物”……(未完待續。)
ps:ps:留學生座談會耽誤了時間,抱歉,順便求訂閱、月票、推薦票,防d留不住人,可以加自動訂閱了(哭),感謝大家支持,加油~筆趣閣手機端m.biquwu.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