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吧,先交一萬美元定金,留個號碼,我聯系完了告訴你。會寫份收據給你,不需要再退還。”
女店主笑著說道。
接過支票看了看,放在口袋里收好,“那些漁具在四月份交稅時候可以減稅,別忘了。
東西配好后估計會在明天早上送過去,會有人通知你。”
“謝謝你的提醒,女士。”
帶好收據上車。
來到市政廳,沒等說話,門衛直接把一箱書,從窗口遞過來,“克洛伊女士放在我這里的,她說等你看完送回來,不著急。”
“她不在?”
“是的,到帕西菲克-格羅夫鎮有事去了。”
“好吧,請替我向她表示謝意。”
“當然。”
從一箱書籍里拿了本,表面擦過,還算干凈。
保鏢捧著箱子,韓宣邊往外走邊翻看,這本書名字叫《大航海時代的蒙特利》。
基本在寫十六世紀之后的事情,介紹說殖民初期的西班牙、葡萄牙時代,這里曾經是加利福尼亞州府,也是最大的城市,時間長達七十年。
心想著現在可看不出來,繼續往后翻,寫到淘金者曾經發現過金礦的痕跡,只不過被開采完了,當地印地安人面對屠殺,還和殖民者爆發過幾次戰爭。
外來者把病菌帶到蒙特利半島,一場瘟疫讓這些土著居民死了大半,此后陸陸續續上百年間,戰爭不斷。
對于印第安酋長寶藏的傳說,簡單寫了幾句,大意是有幾艘貨船靠岸時候被他們給掠奪,攻占后沒有找到,猜測是藏起來了。
究竟有多少財富沒有寫,轉去描寫城鎮建立的事情,翻到最后一頁也沒再提。
車沿著懸崖邊的一號公里,往北邊行駛,韓宣坐在副駕駛座,低頭在箱子里翻找,看見有本書封面寫著《蒙特利海灣印第安人的悲劇史》,作者名字叫做“高舉火把”,不用說,肯定是位印第安人。
薄薄一本書。
翻開封面,發行日期是1952年1月30號,紙上有幾個蟲眼,顏色發黃,印刷字體不太清楚,要湊近看才能看清寫得什么。
里面介紹說從當地印地安人部落,從公元前七百年就住在這里,有如今西塞德鎮海邊的巖洞壁畫可以證明,部落之間戰爭和屠殺是文化之一,不需要白人來解救。
原話是“不需要你們這些該死的白人雜中!來搶占我們的領土!小偷!強盜!說什么文明,簡直是狗……”
很快看完,一整本都在咒罵殖民者,表訴印第安文化有多優秀,與其說是資料,不如說它是作者個人在發泄情緒,唯一有用的東西只有那個巖洞壁畫。
合上書揉揉眼睛,怎么坐都不舒服,嘀咕有時間應該去買輛車,余光看見橘紅色,扭過頭。
大企鵝號正從海上迎面而來,速度實在是不敢恭維,估計等他們回來還要花一個多小時,但愿杰森別死腦筋一直站在海里才好,接近傍晚,快要降溫了。
回到甘寶海洋牧場,兩只小熊貓拖著大尾巴,跑過來迎接,艾爾納管家讓人幫忙把東西抬下來,“你父母什么時候來,我好安排晚餐。”
“不知道,我問問他們......”(未完待續。)筆趣閣手機端m.biquwu.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