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嬰城行宮之中,曹丕居中而坐,文武群臣陪侍兩旁,人人面帶緊張之色,關注著戰局進展情況……
“報六月二十二日夜,大將軍曹休把人馬分成四隊,在夜色掩護之下,陸續向長江南岸進發!”
“報黎明時分,大將軍親率先鋒三萬人馬,登上了南岸灘頭,與吳軍展開了激戰,雙方拼殺慘烈!”
“報大將軍大獲全勝,擊潰了守衛灘頭的吳軍,斬首三千俘虜五千,連續占領了丹徒曲阿兩城,第二隊人馬也順利登岸了。”
…………
為了指揮各路兵馬,曹丕下旨在長江北岸上,每隔三十里設一座驛站,共計有四十八座,并配備了最干練的驛卒最精壯的馬匹,以保證消息暢通無阻!
比如曹休率兵渡江的消息,只要一天一夜,就能準確送到灌嬰城行宮中了,而兩地相距一千三百多里,驛卒們不但要快馬飛奔,還要多次渡過河流穿越山區!
“恭賀陛下,大將軍進展順利,已經在江南岸站穩了腳跟,下一步就可以進攻建安城了!”
“柴桑大營一點動靜也沒有,想來陸遜還沒收到消息,等他反應過來之時,恐怕大將軍的人馬已經打到健康城下了!”
“哈哈,來人呀,擺設酒宴,朕與諸位愛卿一邊吃喝,一邊等待大將軍的捷報!”
“遵旨!”
戰報不斷傳來,大軍渡江順利,曹丕與群臣不禁長出一口氣,高懸的心放下一大活!
古人不知緣由,以為鱘魚幼年之時,一直潛伏在長江深處,長大后才浮出水面,故視之為淡水魚!)
“昔日武王伐紂,度孟津,中流,有白魚躍入王舟中,是為祥瑞之召,故而一戰而滅殷商,開創宗周八百年基業!
如今陛下御駕親征,討伐孫吳有罪之邦,而有鰉魚躍上岸來,亦是大吉大利之征召,此一戰我軍必勝孫吳必滅,臣等謹為陛下賀之!”
“萬歲!……萬歲!……萬萬歲!”
為皇帝歌功頌德,乃是臣子的必修課之一,何況如此巨大的鱘魚,也的確稱的上祥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