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敗乃兵家常事,此番雖然設伏不成,卻探知敵軍之虛實,也算是大有收獲了,還望諸位振作精神,來日再戰必勝曹軍!”
“諾!”
“文長將軍誘敵有功,特記大功一次,賞賜綢緞五話之間,馬謖伸手指在沙盤上一劃,先將甬道給截斷了,又畫了一個圓圈,把城外大營包圍起來!
“我軍深夜出發,悄悄的逼近定軍山防線,并于佛曉時分發起進攻,先以三萬精銳之士截斷甬道,并就地修筑一道防線,把曹軍人馬一分為二,使其不能互相支援!
定軍山居高臨下,軍械糧草十分充足,那鄧艾更是驍勇善戰,我軍之前數攻不克,還折損了部分兵馬,既然如此,索性不去管它了,這叫做隔而不圍!
城外大營新建不久,防御并不算穩固,而且地勢過高地下土厚,汲水十分困難,糧草飲水都要土城內供應!
甬道截斷之后,我七萬主力可將其團團圍困起來,最多六七天時間,大營內飲水必然耗盡,魏軍干渴難耐之下,一定會不戰自敗的,這就是圍而不攻!
待到營內曹軍投降,生擒蕭玄小兒之后,我軍勢必士氣大振,再集中人馬撲向定軍山,與鄧艾小兒決一死戰!”
…………
“參軍大人果然妙計,只要生擒蕭玄,曹軍勢必喪膽,定軍山或可不戰而下!”
“只要攻破了定軍山防線,我軍就可以長驅直入了,漢中富庶,錢糧極多,取之以補軍中不足,后勤壓力減輕不少啊!”
陳述計策之后,馬謖不禁面露得意之色,其余眾人也紛紛挑大拇指稱贊,認為這是克敵制勝的良策,唯有諸侯亮沉吟不語!
憑心而論,馬謖的眼光獨到,看到了定軍山防線的薄弱點甬道,這與諸葛亮不謀而合,可是這種‘隔而不圍,圍而不打’的戰術,卻是太過冒險一些了。
試想啊,鄧艾見到蕭玄大營被圍困了,一定會全力救援的,截斷甬道的三萬將士,能禁得住六萬曹軍猛攻嗎?
如果禁不住的話,鄧艾的人馬殺到大營外圍,蕭玄再率兵向外突圍,蜀軍主力就要腹背受敵了!
另外嗎,十萬人馬傾巢而出,米倉山大營空空如野,一旦戰局發生突變,又去那里找救援呢?
不要忘記了,南鄭城還有數萬人馬,得知自己的女婿被包圍了,馬六必然出兵救援,整個過程大約也是六七天時間!
換而之,如果七天之內,不能圍困死蕭玄的話,蜀軍就要面對三路夾擊,那時候別說奪取定軍山了,只怕全身而退都是一件難事!
這一計太危險了,以諸葛亮的謹慎性格,正常情況下是絕不會同意的,而是采取更加穩妥的辦法!
比如讓金牛道洋巴道的人馬發起幾次強攻,把南鄭城的守軍吸引過去,讓他們短期內無法支援定軍山!
又比如耐心等待兩個月,進入秋季之后,益州地區會有連綿大雨,地面泥濘不堪,曹軍騎兵馳騁不開,沖擊力會大打折扣的,那時再行決戰對蜀軍更有利!
另外嗎,自己派人回成都城了,再籌集四萬兵馬二十萬斛糧食,以及若干軍械物資,只要援軍糧草送到了,敵我力量發生改變,再出兵勝算就大多了,可后援何時能到呢?
…………
“嘩!嘩!”
“嗯,大營中何故喧嘩?”
“啟稟丞相大人,咱們的援軍終于到了,還帶來了糧草輜重!”
“太好了,糧草再不送來,弟兄們就要餓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