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關中人口過多之時,可以遷移一部分到隴右、河套地區,并對兩地進行開,讓西北盡量做到自給自足,最好可以反哺關中地區!
至于具體辦法,孩兒與官員商議多次了,也問過很多關中百姓,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啊,好在有克服的辦法……”
說話之間,蕭玄從懷中取出一份關中地圖,指著上面密密麻麻的奇怪符號,詳細解釋起了三條計劃,這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認真考察過的!
原來坐鎮關中期間,蕭玄不是待在長安城中,舒舒服服的號施令,順便享受一下醇酒羔羊,而是經常帶領屬員們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幾乎踏遍了八百里秦川,更深刻體驗過普通百姓的生活!
正因如此,才能知道關中的利弊,以及提出解決之道,一個十八歲的青年有這般的毅力、心志、智慧,堪稱難能可貴了,也說明蕭氏家庭教育的成功!(某人小小自豪一下。)
“吾兒確實用心了,全力開、減少輸出、增加輸入,三條辦法并用的話,可以緩解關中物資不足的問題!
可惜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最多推遲一兩百年,問題還是會爆出來的,那個時候,蕭氏子孫又該怎么辦呢?”
對于兒子的政治才干,蕭逸還是頗為滿意的,可是解決未來難題,確是遠遠不夠的。
先,關中地形復雜,挖掘渠道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不說,灌溉效果恐怕也不是太好,而且隨著時間推移,西部地區會越來越缺水的,這是大氣候環境決定的,人力無法改變!
不見一千多年以后,西部地下水位疾下降,別說大規模灌溉農田了,就連人、畜飲水都有些困難,只能大量建造水窖,靠著收集雨水度日,個別地方連洗澡都成了奢侈享受!
出生時洗一次,結婚前洗一次,臨死前洗一次,這不是虛構故事,而是確有其事啊!
其次,巴蜀沃野千里,資源豐富,又是有名的大糧倉,的確有供給關中的能力,可是不要忘記了,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從巴蜀向關中運輸糧食,沿途損耗更是驚人,幾乎到了得不償失的地步!
都說巴蜀是關中的后院,其實巴蜀的真正作用不是供給關中,而是擴大戰略回旋空間,以及在統一戰爭中,為征服南方提供支援!
歷史上,秦國出兵六十萬滅楚,又出兵五十萬攻打百越,設置了嶺南四郡,期間所需要的龐大物資,都是巴蜀地區提供的,并通過長江水道運輸前線,而水運比之6運消耗要小得多!
最后,在蕭逸的千年規劃中,完成統一大業之后,再經過一段時間休養生息,蕭氏帝國會走上擴張的道路,而華夏位處亞洲東部,東、南兩面都是大海,北面是茫茫草原,人煙稀少,要想向外擴張的話,西面就是唯一的選擇了。
故而未來幾百年里,西部必定戰事不斷,河套、隴右地區的物資嗎,恐怕統統都要投入進去,根本沒法反哺關中,反而要關中支援才行呢!
“父親說的是,這三個辦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若干年以來,問題還是會爆出來的,而且會更加的猛烈!
可是關中就這么大,無論如何閃轉騰暖,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除非有改天換地之力,把周圍的群山全部打通,又或者有什么辦法,數倍的提高糧食產量,否則數百年后必出大亂子,蕭氏也有滅頂之災!”
生逢亂世,蕭玄見過餓殍遍野的場景,也深知饑餓的可怕,原本溫順善良的百姓,會因為饑餓變成洪水猛獸,進而沖垮一個大帝國!
自己身為蕭氏嫡長子,天生肩負著重要政治使命,可是自己無力解決這個難題,又不能遺禍給后代子孫,該怎么辦呢……嗯,有辦法了!
“父親擁天人之智,一定有辦法解決關中弊端,還望教一教兒子吧?”
不能遺禍子孫,但是可以啃老啊,蕭玄眨了眨眼睛,臉上露出可愛的笑容,小時候自己只要做出這個樣子,各種愿望就都會滿足了,如果還不行的話,自己就‘掉金豆!’
在孩子們的心目中,自己的父親無所不能,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可是隨著年歲漸長,這種天真想法會逐漸消失的,父親也是凡人,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可對于蕭家孩子們來說,這個想法從未消失,反而是越來越強烈了,父親就像天神一樣,無所不知、無所不通、無所不能!
“哈哈,狡猾的小狐貍,自己懶得動腦子,就像著依靠老子啊,那老子就教你一句吧,你要牢牢記在心中,并告訴蕭家后世子孫,如果有一天,關中無力支撐之時,那就當機立斷、遷都別處!”
“遷都,去那里呢?”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