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冬,十二月十二日,青龍當值,黃道吉日,宜出行、祭祀、訂盟、婚嫁……入學、搬遷!
忌:破土!
巴蜀人杰地靈,不乏術士高手,本想選一個萬事大吉,百無禁忌的好日子,來舉行稱王大典的,比如明年二月二、龍抬頭,就是最好的日子了。
可劉備急于稱王、急于出兵,術士們只好退而求其次,推薦了十二月十二日,也是個吉利日子,就是忌諱破土!
不過稱王、破土之間,似乎沒有任何沖突,劉備也就沒在意了,于是選定這一天:登山祭祀,建國稱王!
…………
“車駕準備好沒有,儀仗隊在大門口候著,諸位大人到齊了嗎,沒到的快點催促一下!”
“今天是主公的大日子,大家手腳麻利一點,事后皆重重有賞!”
“諾!”
二更時分,川主廟內燈火通明,官員、侍從們跑來跑去,準備著各種事宜,而且人人面帶喜色,都盼著領取重賞,有的還能加官進爵!
劉備也早早起來了,在貼身侍從的幫助下,凈面理須、沐浴更衣,換上了最隆重的禮服,渾身環佩叮當亂響,還熏了一編龍延香,整個人精神抖擻的,看著年輕了十多歲!
人生大事當前,最愛回憶往事,比如結婚典禮上,想起了自己的初戀情人;大學畢業典禮上,想起了幼兒園時的玩伴;如今劉備稱王在即,也不禁想起了多年的坎坷路……
一個自幼喪父、飽嘗世態炎涼的孤兒,一個織席販履、無依無靠的窮小子,一個心懷大志、不愿平庸一生的青年人!
憑著聰明智慧,頑強意志,還有厚厚的臉皮,在兩位結拜兄弟幫助下,走上了爭霸天下的道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落魄過、哀傷過、痛苦過……卻從來沒有放棄過!
三十年過去了,昔日的青年人,變成了年過半百、頭發花白的老者,在歷經無數磨難之后,終于打下一片基業,要建立自己的王國了。
人生磨難,命途多舛,如果重新選擇一次,自己還會走上爭霸道路嗎……還是留在老家涿郡,甘愿做一個平常百姓,靠著織席販履為生?
不好說,說不好--不說好!
“文武百官齊至,車駕也準備好了,請主公前往龍泉山,祭祀天地,建國稱王!”
“好,前往龍泉山!”
“主公起駕了!”
黎明時分,李嚴、蔣琬來到大殿中請駕了,二人分別擔任正、副司禮官,都是頭戴高冠,身穿禮服,手持大典禮儀流程,一臉鄭重嚴肅的表情!
在二人陪伴下,劉備走出了大殿,文武百官立刻跟過來,猶如群星拱月一般的,把劉備簇擁到了大門口,禮樂聲也隨之響起了……叮當亂響,悅耳動聽!
“咴!--咴!”
“請主公乘車,前往龍泉山!”
一輛五馬駕轅的銀廂車,已經等在大門口了,車身上鑲金嵌玉、裝飾美輪美奐,還插了一面飛熊旗幟,按照漢家禮儀制度:天子六駕、諸侯五駕,這正是諸侯王的專用車駕!
曾有官員提議過,劉備這次建國稱王,應該馭六馬、乘金根車、插龍鳳旗……拿出天子儀仗,前往龍泉山才算氣派,之前曹操自稱魏王,就是這么做的呢!
劉備考慮了良久,還是沒敢答應下,乖乖的使用了諸侯王儀仗,人當有自知之明,自己與曹操相比嗎……
有其雄心壯志、心機手段,無其文韜武略、雄厚實力,最為關鍵的是,自己沒有一個好女婿,一個能打下半壁江山的好女婿!
接下來,劉備端坐銀廂車中,法正執韁駕馭,龐統持劍驂乘,周圍百余金甲武士環繞……新納的吳夫人,則坐在一輛玉輅車上,由幾名侍女陪同著,其余文武百官,或是乘車,或是騎馬,緊緊的跟隨其后。
趙云坐騎白龍馬,手持龍膽亮銀槍,帶領著五千白耳兵,負責這支隊伍的安全,尤其是劉備的安全,不敢有絲毫馬虎大意!
通往龍泉山的道路上,也有大量的鐵甲兵,五步一崗,十步一哨,警惕周圍的情況,不準陌生人靠近車隊,以免出現意外情況!
成都方圓百里之內,一切城池、關卡、碼頭也都戒嚴了,守軍嚴格盤查過往行人,尤其是北邊來的人,凡是攜帶兵刃著,一律繳械抓捕起來,審問是否為曹軍細作!
沒有圣旨,自立為王,知道劉備做出這種事,曹營集團能沒反應嗎,是派人暗中行刺,還是派人破壞大典,這都是可能發生的!
因此要嚴加防范,小心提防,不但派出大量人馬戒備,劉備以及文武百官的禮服下面,還都穿著軟甲之類,有的還穿了兩層!
大隊人馬緩緩而行,眼看距離龍泉山不遠了,途中沒發生任何意外,眾人不禁松了口氣--老天保佑,平安順利!
還是那句老話:樂極生悲、萬事盡然,眾人剛剛松了一口氣,就有意外發生了,不是刺客,而是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