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城是西部重鎮,有名的繁榮富庶,又是深入武都郡的必經之路,因此羌人部落云集過來,足有七八萬精銳騎兵,想要打開一個突破口,深入漢境大肆劫掠一番!
守城的只有五千漢軍、一千流習(經過軍事訓練的犯人,平時服苦役,戰時做死士),以及少量的青壯百姓,兵力不及對方十分之一!
而八天的激烈廝殺下來,守軍已經死傷大半了,本城太守、以及幾名校尉也都戰死了,于是張肅這個主簿、成了最高行政官員,這才披掛上陣,手持大刀砍人。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羌人死傷更加慘重,起碼要用三條性命,才能換一個漢家勇士!
“又是狼群戰術,想要聲東擊西嗎,大爺就將計就計,把普通百姓集中到東南,敲鼓打鼓,大聲吶喊,精壯者隨我到西北防守!”
“諾!”
張肅雖是個文官,可在爭鳴學府的九年中,卻接受過系統的軍事訓練,也算略知排兵布陣之法,還聽過很多大將的課程,講解各種經典戰例!
又在西北待了數年,熟知游牧民族的習性,也經歷過幾次小型戰斗,因此一點也不怯陣,而是冷靜的分析戰局,做出正確對策!
“殺呀!--草原各部的勇士們,殺進城去,殺光漢人,搶光他們的東西!”
…………
張肅所料一點不差,東南邊率先響起了號角聲,羌人騎兵吶喊著沖過來,距離城墻兩百步左右,突然又四散開了,只是左右馳騁、冷箭射擊,吸引守軍的注意力。
與此同時,西北也沖出一隊人馬,無聲無息、不喊不叫,就是悶頭的快速猛沖,這才是攻城的主力。
憑心而論,羌人的戰術不錯,就像狼群一樣的狡猾,可他們的武器裝備嗎,只能用四個字形容--慘不忍睹!
只有部落小頭目們,才有熟鐵打制的鎧甲、兵刃,普通士兵只能使用棍棒、木叉、石鏈,箭簇也大都是牛角磨制的,能有幾支青銅箭簇,那就算是富裕的了。
這也不奇怪,游牧部落文明落后,除了放馬牧羊,別的什么也不會,沒有文字、沒有手工業,更別說技術含量很高的冶煉了。
手中僅有的一點熟鐵、青銅,不是從漢境中劫掠來的,就是不良商人走私過去的,因為有暴利可取,一口生鐵鍋在羌人部落里,能換三頭壯牛、或者四個女奴!
因此游牧騎兵進入漢地,最喜歡搶奪鐵器了,有時為了一把鐵制武器、盔甲,自己人都能互相殘殺,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下,人命也就不值錢了。
“拋石車準備,仰角三成半,距離兩百步--放!”
“弓箭手,壓住敵人沖鋒的隊伍--射!”
…………
三四丈寬的護城河,已經被碎石、土袋、尸體給填平了好幾處,羌人騎兵很快沖到城墻下,他們不會打造云梯,直接扔出牛皮繩索、套住城墻的垛口,奮勇攀爬而上……
漢軍在張肅指揮下,也在拼命反抗著,滾木、雷石、土灰……還有密集的箭雨,所到之處人仰馬翻,血肉模糊。
可羌人們悍不畏死,依舊一個勁的猛沖,甚至舉著同胞尸體擋箭,再把箭簇拔下來,回射守城的漢軍,雙方都有極大的傷亡。
“他媽的,出絕活--倒金汁!”
張肅也紅眼了,指揮部下士兵,抬出一口口的大鐵鍋,里面都是上下翻滾、臭氣熏天的金汁,向攻城的羌人倒了下去……
所謂的‘金汁’,就是用人、畜糞便熬煮的稀湯,一旦潑到人身上,頓時皮開肉綻,還有很強的毒性呢,這是蕭逸發明出來,用來守城的一種利器,不知殺傷多少人命呢!
爭鳴學府的軍事訓練中,就有熬煮金汁一項,張肅更是其中佼佼者,不但火候掌握的好,還喜歡亂添佐料,熬出的金汁又烈又臭,就算不燙死人,也能惡心死人,曾經在比賽中連奪六任冠軍,被譽為學府的‘金汁之王!’
“啊!……啊!……天神呀!”
“可惡的漢人,就像草原上的狐貍一樣狡猾,誰也不準后退,勇士們沖上去呀!”
一禍禍的金汁傾倒下去,燙的羌人們皮開肉綻、血肉模糊,痛的是滿地打滾,有人實在忍受不住了,干脆給自己來個了斷,戰場猶如修羅地獄一般……
即便如此,羌人仍不肯后退,在大小酋長帶領下,血肉鋪路、白骨做梯,繼續向漢文城猛攻……他們不是不想退,而是無路可退了!
草原大旱,牲畜死亡,父母妻兒饑餓哭泣,如果他們空手而歸,是無法熬過寒冷的冬季,整個部落的人都會餓死、凍死!
只有沖上城頭,奪取里面的糧食、衣服、牲畜……再帶回部落中去,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退一步說,就算攻不下城池,士兵們戰死在了沙場上,也能給部落省一份口糧,讓孩子們熬過冬天……羌人就像荒野中獸群,用自我減員的辦法,來抵御大自然的災害!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