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益州山川地形圖,乃是張松利用職務之便,歷時數載繪畫下來的,傾注了無數的心血,其內容之詳細、數據之精準,比劉璋使用的地圖更勝數籌呢!
這次出川游歷四方,就是想找一位濟世利民的大英雄,獻上此圖助一臂之力,早一點收服益州、平定天下,還百姓們一個太平盛世!
而一番觀察下來,只有兩人入了張松的法眼,一個是劉備,寬宏大量,仁而愛人,另一個就是蕭逸,文武雙全,雄才大略!
就以個人魅力、治國才能而,二人恐怕難分高低上下,都是值得輔佐的明主,皆有氣吞萬里山河之勢!
不過嗎,益州獻給了劉備,最多就是偏霸一方,日后統一戰爭開啟之時,益州百姓必受刀兵之苦!
相反的,把益州獻給蕭逸,則會加快天下統一進程,讓益州百姓少了刀兵之苦,天下百姓也大受其益!
另外嗎,‘魏代漢興,蕭繼其后’這句讖語,張松也是聽說過的,誰不想輔佐真命天子,做一個從龍功臣呢,給自己贏來生前榮、身后名!
益州共有九郡,分屬三股勢力:張魯占據了漢中郡,以及巴郡北部,地盤雖然不太大,地形卻極為險要,治下人口四十余萬,全都信奉五斗米教,還有一支悍不畏死的護教軍!
劉璋占有廣漢郡、蜀郡、犍為落、牂柯郡、益州郡、以及巴郡南部,治所位于成都城,治下人口超過了百萬,披甲之士近二十萬,錢糧、軍械也最為充足了!
南部的永昌郡,越巂郡,名義上是大漢領土,實際被南蠻人占據著,他們分成無數部落,內部自相殘殺不斷,還經常騷擾漢人城池,局面亂的一塌糊涂!
說來很是搞笑,三股勢力里面,劉璋的地盤最大,兵馬、錢糧最多,而戰斗力也是最差的,向北打不過張魯,丟了不少的城池,向南鎮壓不住蠻人,邊界上狼煙從未停熄過!
“益州的錢糧儲備如何,現在屯于何處?”
“益州民殷國富,錢糧大半屯于成都,孤城可支三年之久,其余各地亦有儲備!”
“益州兵馬有多少,現在為何人統領?”
“馬軍三萬,步軍十五萬,大半為張任統領著,此人善用長槍,有萬夫不擋之勇,駐扎在綿竹、劍閣、霞萌一線,阻擋張魯人馬的入侵!”
“小半為老將嚴顏統領,厄守巴郡各處險要,屏障益州東部安全,成都守軍只有三萬左右、由黃權、劉巴二人統領……”
接下來,蕭逸詳細詢問了益州的山川地形、兵力駐扎、錢糧存儲,以及文武群臣的性格、能力、優缺點……日后大軍攻取益州,這些都是制勝的因素!
張松則知無不、無不盡,把益州的內部情況,毫無保留的交待出來了,只求曹軍入川之時,能夠嚴明軍紀、少做殺戮之事!
當天晚上,無愁侯府書房內-燈火通明,徹夜未熄,賈詡、逢紀、郭奕、高順、黃忠紛紛前來傾聽,一連三天再沒出門,門外加了三倍崗哨,嚴禁任何人靠近!
………………
“子喬先生一路保重,獻城之事危險萬分,可行則小心行之,不行則以退身保命為要,無愁寧可不要益州,也不想傷了先生!”
“得大司馬如此看重,下官縱然粉身碎骨,也是心甘情愿了,收川之事宜速不宜緩,還望大司馬早日出兵,以免被別人捷足先登了!”
“保重!”
“保重!”
三天之后,張松告辭離去了,要迅速返回成都,聯絡志同道合之士,作為朝廷大軍的內應,最好能說服劉璋歸降,兵不血刃的拿下益州!
蕭逸親送到城外三十里,臨行執手反復叮囑,又安排一隊玄甲軍沿途護送,幾天的相處下來,二人亦是惺惺相惜,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送走了張松之后,蕭逸沒有回侯府,而是直奔丞相府而去,收川這么重大的事情,必須與曹操好好商議一下,而奸雄的身體狀況,也實在讓人擔心呢!
去年冬天開始,曹操就以‘偶染風寒,需要靜養’為名,不再參加過大朝會了、也沒當眾露過面,就連文武群臣也很少接見了,軍國大事皆用奏折傳達,至于真實原因,大家心知肚明,只是不敢輕易討論罷了!
不過有兩個人,可以隨時面見曹操:一個是世子曹丕,侍奉左右、親嘗湯藥,代為批閱各地奏折,學習治國理政之道,同時做好接班的準備!
另一個就是蕭逸,可以手持佩劍,直入相府內室,中途無人敢于阻攔的,如今曹操日薄西山了,大魏王朝的萬鈞重擔,蕭某人承擔一大半呢!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