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更時分,南岸火光逐漸減弱,喊殺聲也停止了,兩支船隊卻出現江上,一前一后追逐著,直奔曹營方向而來……
借著明亮的月光,可以隱約看清楚,前面是幾十艘走舸,上面皆插青色旗幟,并有一面倒掛的‘黃’字將旗,應該是黃蓋的歸降隊伍!
后面上百艘戰船,則掛著‘甘’字將旗-迎風破浪,奮力追趕,雙方不斷射出箭雨,互相攻擊對方戰船,不時有人中箭墜江,鮮血一路染紅江面……
根據情況判斷,黃蓋是按約舉兵了,可是焚燒糧草之時,遇到了江東軍激烈抵抗,寡不敵眾之下、只好搶了幾十艘走舸,過江投奔曹營來了!
孫權、周瑜大為震怒,不肯放過這個叛徒,故而派第一勇將甘寧追殺,兩支船隊一路追逐、一路廝殺,逐漸逼近了江北岸!
“傳令蔡瑁、張允兩位都督,立刻出動水軍戰船,攔住后面追兵,接應一下黃老將軍!”
“再令夏侯惇、夏侯淵的鐵甲兵,也做好戰斗準備,黃蓋的隊伍一上岸,立刻收繳武器、嚴加看管,有敢于反抗者--殺無赦!”
雖然燒毀糧草失敗了,可是黃蓋深知江東虛實,對于破敵大有用處,自然不能見死不救了,因此曹操調動人馬,即是接應,也是防備!
戰場之上獲勝,往往不擇手段,別看黃蓋、甘寧廝殺的激烈,鬼知道他們真的打仗,還是故作苦肉計呢,這一點不得不防!
“咚!--咚!咚!”
隆隆戰鼓聲中,荊州大批水軍出動,數百艘艨艟戰船、擺出一個二龍出水陣,先放過幾十艘走舸,而后攔住了后面的追兵!
接下來,兩支船隊混戰一起,箭雨對射、巨石亂飛,不時發生劇烈沖撞,進而展開了肉搏戰,因為天色較暗,局勢又很混亂,自相殘殺也不在少數!
甘寧的水手雖勇,奈何數量不占優勢,又過于靠近曹營水寨,內心難免有一些顧忌,眼看占不到什么便宜,只好收兵回去了,蔡瑁,張允也不追趕、同樣的退回水寨!
與此同時,幾十艘走舸靠岸了,走下來數百名士兵,大部分都負了戰傷,為首老將黃蓋-身披重甲、手持鐵鞭,滿頭白發而雄風不減,肩膀上還挨了一箭,用戰袍胡亂包扎著!
出乎意料的,這些人上岸之后,主動的脫下甲胄、放下兵刃,而后排成整齊隊伍,表現的極為乖巧呢,一點也不像詐降的!
負責監視的曹軍將士,反而有一些不好意思了,連忙送上各種食物,幫助他們包扎傷口,又偷偷查看幾十艘走舸,上面只有少量糧草,并無其他可疑之物!
種種跡象表明,黃蓋是真心投降的,曹營眾人睜大眼睛,也沒看到可疑之處,如果說有一點點問題,就是這些江東降兵太弱了,一個個瘦骨嶙峋的、有的人還咳嗽不止,活像是一群病癆鬼!
話又說回來了,這些降兵一路逃竄、一路廝殺,不少人還負了傷,模樣破爛了一些,也是有情可原的,或者江東軍糧草不濟,把士兵們餓瘦了呢,否則他們也不會反叛了!
“江東老將黃蓋,特來過江歸順,燒糧之事未成全功,還請丞相大人責罰!”
“哈哈--老將軍棄暗投明,歸順朝廷大軍,猶如微子奔周、韓信歸漢,有大功于江山社稷,本相重賞尚且不及,豈能加以懲罰呢?”
曹操號稱奸雄,拉攏人心的本事上,一點不比大耳朵阿福差,親領一眾文武重臣、到岸邊迎接老將黃蓋,見面后以好安撫!
看到黃蓋身上有傷,戰袍又破裂不堪,急忙讓人找來郎中,為黃蓋拔箭治傷,又脫下自己的戰袍,親自為黃蓋穿在身上,后者感動的涕淚橫流,跪地叩謝不止!
接下來,眾人返回中軍大帳,那里設下了豐盛酒宴,為黃蓋等人接風慶功,江東第一元老重臣、都來投奔曹營集團了,孫權、周瑜必敗無疑了!
在酒席宴間,曹操也是旁敲側擊,詢問江東軍中虛實,而黃蓋知無不、無不盡,把江東情況說的一清二楚,還透露了不少軍事機密,讓曹營眾人的疑心盡去!
從始至終,蕭逸一直冷眼旁觀,同樣沒看出什么問題,既不是火攻、也不是詐降,難道說黃蓋真的投降了,或者有更大的陰謀詭計?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