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開始之后,曹操舉杯在手、慷慨陳詞,語雖還算謙遜,可是那種天下在手,誰與爭鋒的傲氣,卻是盡顯無遺了!
這也不奇怪,昔日周文王的功業,不過三分天下有其二,如今曹操占據的地盤,已經超過三分之二,距離天下一統的偉業,也不過半步之遙了,如此功業,誰能不驕?
溜須拍馬,官場必修,文武群臣高舉酒杯,稱頌丞相大人不止,什么功蓋伊尹、呂望,德勝管仲、霍光,就差比較秦皇、漢武兩位至尊,跪在地上高呼萬歲了!
面對無數稱頌聲,曹操一口飲盡美酒,突然離開了座位,從身側牽起了丑青年,繞宴會行走起來……
“荊州士人有云:‘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臥龍既是諸葛孔明,可惜被大耳賊誆走,猶如美玉落入泥潭,真是暴殄天物呀!
可就在半月之前,操偶然得一消息,鳳雛先生駕臨江陵,醉臥鄉間酒肆中,老夫親駕車馬、以國士之禮相見,與語天下大事,果然受益匪淺,故而再三懇請,出山輔助社稷!
今日老夫設宴,一是為蕭郎賀功,慶祝長沙郡平定,二是為鳳雛先生,接風洗塵之用,還望二位同心同德,輔助老夫一統天下,共留英名青史之上!”
環繞三圈之后,曹操回到座位上,讓龐統坐于左側,并賜金冠、錦袍、寶劍……加封為‘軍師祭酒’,這可是郭嘉擔任過的官職,儼然當做鬼才第二!
又親斟了兩杯美酒,一給蕭逸、一給龐統,讓二人舉杯共飲,日后精誠合作,顯而易見,曹操這是扶持龐統,制約蕭逸,玩弄平衡之術,確保曹家江山穩固!
“大司馬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乃是天下第一名將,在下只有請教的份,豈敢并駕齊驅呢?”
“鳳雛先生精通韜略,只要盡心輔佐丞相大人,又何愁功業不立呢,比起不識時務的孔明,可是勝出數籌不止!”
蕭逸、龐統各執金杯,卻誰也不肯喝下去,碰撞的目光中--狂風暴雨,電閃雷鳴,都在窺視對方內心!
世人都知道,荊襄士人集團傳:‘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世人不知道的,水鏡先生做此評論,后面還有一句:‘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莫遇貪狼!’
也就是說,孔明、龐統皆有王佐之才,如果出山輔助明主,必然出將入相、平定天下九州,前提是別遇到蕭逸!
蕭逸憑空出世,命犯貪狼,無論謀略、才干、命數……全都克制孔明、龐統二人,也擾亂了原有天機,變得撲朔迷離起來了!
龐統容貌丑陋,內心卻格外孤傲,與孔明并駕齊驅,已經很是不滿了,現在蕭逸更勝一籌,他又豈能忍耐呢?
因此龐統暗暗立誓,一定要施展胸中才略,狠狠的打敗蕭逸,讓世人都知道,誰才是‘天下第一名將’,也能水鏡先生知道,他的判斷是錯誤的!
對于龐統的挑釁,蕭逸并不放在心上,不招人忌是庸才,天下嫉妒自己的人多了,也不差一個‘鳳雛’,他真正關心的,還是龐統的忠誠問題!
原來的歷史上,龐統先投東吳,因其性格孤傲,為孫權所不喜、發誓一生不會重用,而后投入劉備麾下,也經過一番曲折,才得以發揮才干,為大耳賊入川立下大功!
現在龐統不請自來,突然出現江陵附近,這就讓人很是玩味了,他是真的投靠曹營,共謀天下大事,還是巧妙混入,另有圖謀呢?
以龐統的謀略才干,如果他別有用心,雖弄不沉曹營這艘巨船,可卻能鑿個大窟窿,讓其進水傾斜、擱淺岸邊呢!
當然了,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這些話只能壓在心中,否則的話,一個‘嫉賢妒能,不能容人’的惡名,就要落在蕭逸頭上了,還會引起曹操的不快呢!
如果說:統一天下需要一百步,曹營集團已經走了九十步,剩下十步最為關鍵、也最是艱難了,自己必須小心提防,千萬別陰溝里翻船了!
接下來,眾人推杯換盞、談笑風生,表現的一團和氣,可是再蠢笨的人也知道,一場龍爭虎斗就在眼前了!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