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心靈手巧,勤勞樸實,忍耐力更是強的驚人,沒有房屋居住,他們可以搭個窩棚,沒有被褥御寒,他們可以抱團取暖,逆來順受、辛苦耕耘,只要碗里還有一口食物,他們就不會造反的,問題是,現在嚴重缺乏糧食呢!
曹軍大舉北伐,出動了幾十萬將士、上百萬的民夫,以及數不清的牲畜、車輛,每天人吃馬喂的,物資消耗極為巨大,為了支援前線戰事,荀彧、荀攸帶著大小官員們,日夜操勞,籌措糧草,不乏活活累死者!
即便如此,后勤供應依舊困難,因為糧草短缺的問題,曹操幾次準備撤兵,好在頑強的堅持下來了,這才攻克鄴城,擒殺了袁尚,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勝利拿到手中,代價同樣慘重,曹軍陣亡八萬有余,負傷者不計其數,更為重要的是,將近一年的戰事下來,豫、兗、徐、司幾州的府庫,已經是消耗殆盡了,即沒糧食,也沒錢財!
有人不禁問了,冀州沃野千里、戶籍百萬,又是著名的產糧區,在當地征集糧草就是了,還能省去長途運輸之苦,也算是一舉兩得了!
答案是:冀州雖富,外強中干,實在無糧可征了,而這種惡劣的情況,皆拜袁氏父子所賜!
袁氏稱霸河北十幾年,大興土木,窮奢極欲,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又不斷強征民夫入伍,好好的富饒之地,硬是弄的五癆七傷,青壯年折損殆盡,田園盡皆荒蕪了,否則一場雪災下來,也不會有這么多難民!
“營中存糧還能堅持多久,鄴城的糧價如何了,能否讓文若、公達兩位大人,火速的籌措一些糧草?”
曹操精通韜略,自然知道‘軍無輜重必亡’,將士門一旦餓肚子了,輕則劫掠百姓、糜爛地方;重則發生嘩變,舉兵造反!
“營中存糧僅剩十萬斛,供應將士、救濟災民,即便省吃儉用的,也只能維持二十天左右,鄴城糧價高達四、五萬錢一斛,是正常年景的幾十倍,朝廷也沒財力購買了!
兗、豫、徐、司幾州的府庫,已經消耗的干干凈凈了,荀彧、荀攸二人殫精竭慮,也籌措不到多少糧食了,而且天降大雪、道路阻塞,就算有糧食也運不過來!”
程昱面露苦笑,摸著兩鬢的絲絲華發,都是最近苦熬出來的,幾十萬將士、幾十萬難民,自己就有天大本領,也喂不飽這么多嘴巴!
而且城內糧價一路高漲,鄴城的幾十萬原住居民,也面臨著缺糧的窘狀,一旦發生了饑荒騷亂,內憂外困之下,后果不堪設想呢!
更加辛苦的是,明明心力交瘁、寢食難安了,還要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否則讓人們知道糧草將盡,恐怕要生出無數亂子呢!
“我已傳令西涼刺史-種繇,以及西羌、匈奴各部落,盡快籌集一批奶酪、肉鋪、牛羊,一路向東驅趕過來,以此緩解河北的饑荒!
又讓張繡統領西涼兵,清理積雪,疏通道路,就駐扎在白馬渡口,許昌的糧草一運到,立刻護送到鄴城!”
蕭逸手撫左肋,同樣的愁眉不展,自己的兩項措施,不過是杯水車薪,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想喂飽上百萬軍民,必須用點非常手段了!
“不如分兵駐扎青、并兩州,以此緩解冀州的糧荒,只要熬到明年春末,事情就好辦多了!”
“天降暴雪,道路阻塞,總不能讓將士餓肚子行軍吧,再說處處都鬧饑荒,青、并兩州也沒糧食了!”
“實在不行的話,只能強行驅散難民,留糧草以養兵馬了,餓死幾個難民,河北還是咱們的,要是餓死了將士,可就一切介休了!”
……………………………………
眾人又提出幾個辦法,全都難以奏效,真要‘殺民養兵’的話,又怕失去河北人心,而失民心者,必然失天下!
其實大家心里明白,河北富庶,底蘊深厚,并非沒有糧食的,只是弄不出來罷了,因為糧食在士族門閥手中!
士族門閥-家大業大,騾馬成群,糧食更是堆積如山,足夠解決一場饑荒的了,問題是,他們不愿意捐獻糧食,更不愿意救濟災民,因為眼前這場大雪災,對他們的好處太大了!
首先-聚斂財富,災荒之年,米貴如珠,門閥們手中有糧食,可以換取大量的錢財,鄴城的糧價一日三漲,也是他們幕后操作、囤積居奇造成的,至于餓死多少百姓,門閥們一點也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