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皆是虎狼之師,一戰殲滅十萬匈奴兵,再來幾萬又算什么,照樣殺個落花流水!”
“將士們久戰疲憊,軍械、糧草消耗也很大,此時對決強敵,恐怕勝算不大呀?”
“趙浪驍勇善戰,麾下銳氣正盛,我們不如派遣使者,與他和平相處!”
……………………………………………………
深夜-馬邑城內,蕭逸召集一眾謀士、將軍,正在商議軍機大事,誰也沒有想到,剛剛殲滅了劉豹、烏維十萬人馬,趙浪又揮師來犯了,這真是‘才敗南山猛虎,又遇北海蛟龍’,一點喘息之機也沒有!
自次王-趙浪,騎**絕,能征善戰,乃是匈奴三巨頭之一,麾下擁有數萬人馬,皆是精兵強將,又血洗了匈奴王庭,劫掠無數人口、牲畜,實力急劇膨脹,如何對付這個強敵,出現了三種不同意見!
馬六、大牛、張繡……一眾武將主戰,大軍北伐以來,破上黨、奪太原、戰馬邑,連戰連捷,勢不可擋,袁軍望風而降,匈奴全軍覆沒,將士們斗志昂揚,再戰一場又如何?
夏昭也積極表示,如果與趙浪的人馬開戰,他愿帶領本部將士,作為全軍的先鋒隊,浴血廝殺,挫敵銳氣,令胡兒不敢窺視漢土!
賈詡、逢紀、禰衡……一眾謀士主守,自從開戰以來,固然連戰連捷,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將士傷亡上萬人,軍械、糧草消耗極大,以一支疲憊之師,對付強盛之敵,乃是下下策也!
不如堅守馬邑,憑著城防工事,大量殺傷對方人馬,等到對方師老兵疲、銳氣喪盡之后,再出城掩殺過去,一定可以大獲全勝!
還有一種意見主和,大家別忘記了,蕭逸的五夫人趙嫣然,正是趙浪的嫡親妹妹,雙方是大舅哥與妹夫,很實在的親戚呢!
既然是親戚,那就好說話了,可以寫一封書信,雙方化干戈為玉帛,效仿昭君出塞舊例,也舉行一場軍婚,讓大司馬多吹枕頭風,不比浴血廝殺強多了嗎?
主戰、主守、主和,三種不同的意見,擺在了蕭逸的面前,各有道理,各有利弊,又該如何選擇呢?
“兩國相爭,各為其主,沒有私情,只講公利,趙浪態度尚未明確,如果是來修好的,咱們羊羔美酒、熱情款待,如果是來侵犯的,執刀痛殺、不必留情!
傳本大司馬軍令:張繡帶領本部人馬,堅守馬邑要塞,余者開出城外,列陣相待,漢軍不主動挑戰,卻也絕不畏戰,再收集匈奴人的尸體,給趙浪準備一份見面禮!”
蕭逸斟酌得失之后,下達了備戰的命令,核心內容就是:不求和、不畏戰、不挑釁、不退縮,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刀!
一聲令下,將士們迅速行動起來,加固工事、打磨兵器、趕制干糧……又在城北十五里,修筑了一座大營,蕭逸親自坐鎮,與后面的馬邑城,形成一個完整防御體系,堅如磐石,穩如泰山!
與此同時,搜集匈奴人的尸體,共得三四萬具之多,就在不遠的高坡上,筑起了一座‘京觀’,方圓四十丈,高十五丈,累累白骨、猙獰恐怖,讓人望而生畏!
京觀,又稱作‘武軍’,就是收集敵人尸骨,修筑成一座大墳冢,乃是戰爭藝術的一朵奇葩,這樣有兩個目的:一是埋葬敵人尸體,避免曝尸荒野,引起大規模的瘟疫;二是炫耀赫赫武功,威懾敵人肝膽,不敢窺視華夏領土!
城池加固、大營設好、京觀筑成……下一步,就等著趙浪的人馬了,雙方是浴血廝殺,還是舉杯痛飲呢?
……………………………………………………………………………………
“嗒!--嗒!嗒!”
兩天之后,一隊匈奴騎兵出現了,百余人皆是腰胯彎刀、背負弓箭的精銳,令人驚奇的是,還有數十名女兵,一個個騎術精湛、縱橫馳騁,一點也不弱于男人!
為首一名白衣騎士,頭戴白狐帽子,身穿白鹿皮袍,腰掛長刃彎刀,坐下一匹‘玉龍駒’,渾身潔白如雪,一根雜毛也沒有,此人裹著白面紗,僅露出一雙眼睛,即看不清容貌,也分不出男女!
“嗖!--大營重地,來人止步,膽敢硬闖,格殺無論!”
隊伍靠近漢軍大營,引起了游騎兵的注意,立刻上前阻攔住,還射出一支鳴鏑,發出了嚴重警告!
“漢家兒郎不要誤會,我們是自次王的使者,前來拜見大司馬的,還請稟告一聲!”
白衣騎士沒說話,反而出來一名女兵,躬身行禮,態度隨和,黃鶯般清脆的聲音,不帶一絲的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