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干無膽鼠輩,竟然棄城逃跑了,倒是出乎意料呢,立刻傳令司馬懿,帶人進城查看情況,其余各部人馬跟進!
同時派出游騎兵,尋找高干殘部下落,他還有兩三萬人馬,大量的金銀珠寶,絕不會坐以待斃的!”
接過降書之后,蕭逸派兵接管晉陽城,同時查找敵人下落,當然了,自古兵不厭詐,為了防止中計,司馬懿又成了‘問路石’,確定無事之后,大隊人馬這才進城!
晉陽城內-關門閉戶,鴉雀無聲,百姓們躲在家中,燒香拜神求護佑,對于進城的曹軍,他們是誠惶誠恐,聽說統軍的‘鬼面蕭郎’,可是當世殺神呢,他會不會縱兵燒殺,劫掠無辜百姓呢?
另外嗎,城內煙火渺渺,到處是殘垣斷壁,原來高干逃跑之前,除了搜刮金銀珠寶、民間美女,還放火焚燒了各處府庫,一粒糧食、一根稻草也不留給曹軍,用心相當狠毒呢!
萬幸的是,高干膽小如鼠,下令放火后就逃跑了,官員們也是一哄而散,沒人徹底執行命令,加上百姓們愛惜家園,主動組織起來救火,最后保存下一半府庫,否則的話,晉陽就成一片廢墟了!
“天下大亂,諸侯爭霸,戰火紛飛,田園盡毀,百姓們苦不堪呀……傳令下去,打開城內府庫,把一半的錢財、糧食、布匹,分發給城內百姓們,這是朝廷虧欠他們的!”
進城之后,蕭逸騎馬巡視一番,心中充滿了哀痛,滿目瘡痍,白骨累累,一場大戰下來,原本富庶的城池,已經殘破不堪了!
同時傳令全軍,不許騷擾百姓、不許搶奪財物、也不許擅闖民居,城內房屋燒毀太多了,全軍野外扎營好了,有敢違令者-斬!
“開倉放糧嘍!……大司馬有令,放糧賑災了,百姓們快來領糧食呀!”
“大司馬菩薩心腸、救民水火!--大司馬善有善報,長命百歲!”
……………………
一聲令下如山倒,那個膽大敢不聽,除了少數治安部隊,大軍全部開出城外,就連蕭逸的中軍大帳,也設在了野地中了,堅決不進民宅一步,大司馬以身作則,將士們自然有樣學樣了!
常道:匪過如篦,兵過如剃,大軍攻克城池之后,不劫掠百姓財物,反而開倉放糧的事情,百年難得一遇呢,看著軍紀嚴明的士兵,捧著金黃色的粟米,晉陽百姓感恩戴德,人心也逐漸安穩下來了!
與此同時,偵查游騎傳回消息,高干逃離晉陽城之后,一路北竄到了長城邊界,詳細情況不明!
“高干丟失大半并州,已經無力再戰了,他不去投奔袁尚、袁潭,反而停留在長城邊界,究竟要做什么呢,莫非是引狼入室嗎?”
聽到消息之后,蕭逸打開地圖,仔細的推敲起來,并州六郡之地,自己拿下了上黨、西河、樂平、太原四郡,只剩下北邊的新興、雁門兩郡,還在袁軍的手中!
高干只剩兩萬人馬,已經翻不起大浪了,問題是,越過長城邊界,就是匈奴人的地盤了,劉豹狼子野心,一直窺視漢家城池,如今聚集數萬騎兵,就在長城附近游蕩,如果與高干勾結一起,恐怕為禍不小呢!
回想起臥虎亭大火、老道師傅慘死,蕭逸怒火中燒、牙齒咬的咯咯作響,整整十年過去了,血海深仇一日未忘,此番對陣沙場,一定斬下敵酋首級,制作成‘骷髏盞’,祭祀死難的鄉親們!
不過嗎,劉豹陰險狡詐,又善于用兵,絕非高干之流可比的,雁門大戰之后,匈奴人休養生息、秣兵歷馬,實力逐漸恢復過來了,擁有精銳騎兵六萬,縱橫草原,來去如風,想要消滅他們,絕不是一件容易事!
大軍北伐以來,雖說連戰連捷,也付出不小代價,將士死傷上萬人,還要分兵駐守城池,如今能用的兵力,已經不足六萬了,還有軍械、糧草、戰馬,同樣消耗巨大,需要及時補充呢!
兵法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沒有絕對優勢兵力,很難殲滅敵軍的,如今雙方兵力相同,只能借助天時、地利,自己才有獲勝把握了!
蕭逸目光如電,在地圖上巡視著,想尋找一處好戰場,埋葬匈奴六萬鐵騎,以報血海深仇,那就是--馬邑城!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