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下策是什么?”王允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了,顯然他把剩余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蕭逸的下策上面。
“下策嘛!……那可是萬劫不復的辦法,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用為好;而且這個辦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還請司徒公三思!”搖了搖頭,蕭逸自己都有些猶豫了;不是蕭逸膽怯,而是他自己都認為這個想法實在有些太瘋狂了……
說實話,蕭逸其實還是非常想實施自己的上策的,上策看似危險,卻可以把災難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哪怕計策失敗,最多也就是把洛陽城打成一片廢墟而已,一城的毀滅,總比糜爛整個天下要好的多吧!
更何況蕭逸暗暗估算過,如今洛陽城里士族門閥的力量其實并不弱,都是綿延數百年,根深蒂固的大家族,那個沒有成百上千的家丁、門客,朋黨宗親更是蔓延大漢天下九州各處,潛勢力大的驚人;如果把這些力量集結在一起,那是足矣對抗董卓的。
可惜的是,如今的士族門閥就像一條‘千頭一尾’的巨蛇,雖然力量強大無比,但因為有上千個頭顱,也就有了上千個想法,這些想法都是以謀求自己的私利為中心,互相之間勾心斗角,根本就無法形成一股統一的力量,更別說一致對外了,能不自相殘殺就是好事了。
“是何計策,蕭郎但說無妨,此間只有你我二人,出得你口,入得我耳,天下間再無第三人知曉!”也許是看出了蕭逸心中的顧忌,王允連忙遞出了一粒寬心丸。
“好吧,此策可謂是一把雙刃劍,若是果真實施起來,那可是既傷人,也傷己呀!”看著王允哀求的目光,蕭逸實在是不忍心拒絕一個老人的請求,沒錯,現在坐在他面前的不是大漢的司徒元老,而是一個耗盡自己最后的精力,去努力守護一座已經破敗不堪房屋的老人;一個可憐的老人!
“天下萬事,有順有逆,而順逆之間,并非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候順可以邊逆,而逆也可以變順,……這下策就是--請司徒公率領文武百官,搶先一步,提議廢黜少帝!”看著被自己的話語驚得目瞪口呆的王允,蕭逸也只能是無奈的笑笑,這樣的計策,別說王允這樣的朝廷重臣,就是普通的一個漢朝百姓聽到也會嚇得不知所措。
自從孔子提出‘君為臣綱’的思想以后,君父這個詞就誕生了,君父者,既是君,也是父,那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存在,是精神上的最后倚靠,現在蕭逸卻直接挑戰了人們的思想道德底線,成神,成魔,也就在這一線之間了。
“司徒請想,平心而論少帝比起陳留王來,無論是機智,膽量,才干各方面相比,都是大大的不如,既然想要掌控朝廷,那么有一個蠢笨些的皇帝豈不是更好,何必擁立一個聰慧的新君呢?
那董卓之所以威脅百官要廢黜少帝,改立陳留王,所圖的就是要在朝廷中數立自己的威望而已,群臣要保君,董卓則要廢君,無非就是想要屈敵從我,用自己的意志強行壓迫群臣的意志,最后達到控制朝廷的目的,至于到底是誰坐在那張龍椅上,董卓其實并不是很在乎的。
也就是說,群臣堅持的,董卓就會反對;群臣保君,董卓就肯定要廢君,可要是反過來思考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