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多吃一些,鹿肉鮮美,最是滋補不過,今日為了給大師送行,本統領才親自去山中射了這只鹿來”,又夾了一大塊鹿肉到‘無心’的面前,蕭逸笑容滿面的樣子非常親切,但那個摸下巴的動作卻讓周邊的校尉們一個個噤若寒蟬,尤其是大牛、馬六二個熟悉蕭逸習慣的人,連塞在嘴里的肉塊都忘了咀嚼,就那么鼓著腮幫子,瞪大了眼睛看著,身子還不斷的向后挪動,臉上冷汗都下來了,生怕倒霉的那個人是自己;蕭逸摸下巴就是要憋壞主意整人,這可是他們在臥虎山上就知道了的常識,慘痛的常識!
“可憐這只梅花鹿啊!本來在山中自由自在的奔跑,就因為要給法師踐行,這才慘死在箭鏃之下,現在又是初夏季節,它還帶著崽子,母鹿一死,小鹿估計也難以活命,整整兩條性命啊!其實當初我也不想射殺它的,可一聽說‘無心’法師平時最喜歡吃肉了,這才狠下心來射殺了,等到了陰曹地府,冤有頭,債有主,想來它知道該找誰報冤屈的吧!……殺生大罪啊!”先是悲天憫人了一番,然后蕭逸就開始喋喋不休的講那頭鹿有多可憐,死之前叫的是多么悲慘,自己是為了‘無心’法師吃肉才迫不得已開的殺戒,自己是無辜的,殺生的罪孽全在某某和尚身上啦……,
“來法師,再多食一塊!鹿肉鮮美啊!”蕭逸再次給‘無心’舔肉,一張小黑臉笑得格外陽光!
看到這一幕,兩旁的校尉們臉上沒什么表示,心里卻早就樂開了花,尤其是大牛和馬六,笑得肚子都疼了,卻又不敢笑出聲來,捂著肚子在哪抽搐,臉上一鼓一鼓的就像兩只大蛤蟆一樣,別人不知道,他們能不知道嗎!蕭逸會有不殺生的慈悲心?真是世上最大的玩笑,誰不知道殺人如麻的‘鬼面蕭郎’啊!
“嘔!……哇!”被蕭逸一席話說得,‘無心’小和尚頓時呆在了當場,‘吃肉’和‘殺生’兩個詞在他的腦海里翻滾著打架,打的是血流成河,血水迅快把小和尚那顆善良的佛心淹沒了……;半響之后一聲嘔吐,小和尚把剛才吃下去的鹿肉又都吐了出來,先是吐嘴里的,然后是胃里的,最后吐無可吐就開始吐黃水,樣子凄慘無比……
一旁的蕭逸見狀豈能坐視不理呢,既然是吐了,就要用水壓一壓,不過現在沒有水,蕭逸很自然的就把自己的酒碗遞了過去,然后看著已經吐得混天黑、神志不清的小和尚用酒碗開始漱口……
“哇!……”結果自然是小和尚吐得更加厲害了,一邊吐,一邊用眼淚汪汪的大眼睛看著蕭逸,全是無辜的神色,翻譯成三個字就是:你坑我!……嘴里還不停的念著罪過,罪過;也不知道是因為自己犯了酒戒有罪,還是在說因為吃肉有罪,又或者在說某個坑人的家伙有罪……
吃肉就等于是殺生!
蕭逸現在可以確定,這個小和尚從今以后再也不會沾一點肉腥了,你不是要度化我手下的士兵們當禿瓢和尚嘛,道爺就讓你一輩子都吃不了肉,以后就整日里青菜豆腐的漫漫享受吧,那個滋味,呵呵!到底看看是小和尚厲害,還是小道士厲害!
后世《三國志--無心法師列傳》記載,佛教信徒不食肉腥,自東漢末年起,而添加這條戒律的就是東漢有名的大德高僧--無心法師。
若干年后,當‘無心’法師臨圓寂前,有后輩弟子稱贊他一生菩薩心腸,戒食肉腥,挽救了無數生靈性命,如此大德,必登極樂世界時,這位大德高僧哈哈大笑三聲,而后下宏愿:“若‘無愁侯’蕭逸在地獄,則和尚就上天堂,若蕭逸在天堂,那和尚甘愿去下地獄,惟愿生生世世永不相見,因為,蕭逸遠比地獄可怕!”說完,圓寂!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