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太守大人回營,大人萬安!”才來到軍營前,突然之間營門大開,各種旗幟高舉,在蕭逸的率領下,三千玄甲軍將士頂盔貫甲,各執兵刃,整齊列隊在營門兩旁,三聲吶喊,齊刷刷的舉起手中的兵器,用軍中禮儀歡迎這位太守大人的檢閱。
“末將恭迎大人回營,大帳中已經備下酒席,為大人接風洗塵,請!”隊伍的最前列,蕭逸一身戎裝,縱馬上前,恭敬的行了一禮,從張揚突然出現在御苑附近,暗伏在周圍的游騎兵就把情報傳遞了回來,對于這位太守大人的心思,蕭逸早就猜透了,于是他暗中集結起人馬,給張揚來了一個“激動熱情、終生難忘的歡迎儀式!”
聽到人家連酒席都準備好了,太守張楊立刻是一臉的黑線,他想效仿漢高祖巧奪兵權,可蕭逸卻不是那個軍事滿分,政治零蛋的齊王韓信,如果真要比較的話,‘坑兵白起’也許更適合他。
被畢恭畢敬的請進了中軍大帳,張揚看著兩側動作整齊劃一的將校,在聽著那公式化的歡呼聲,他有一種預感,此時如果蕭逸一聲令下,那么這些現在還對自己‘熱情萬分’的兵卒,立刻就會拔出兵刃,將自己亂刃分尸;這種感覺讓他非常的不舒服,對蕭逸這個武藝、能力、膽略都過于突出的部下,“他是又愛,又懼,又恨啊!……”
“蕭郎帶的好兵!干的好大事!”萬般無奈之下,張楊最后只是說出這樣一句話,至于原先想馴服這匹‘野馬’的想法,早就拋到九霄云外去了,人貴有自知之明,蕭逸這樣的‘天馬神駒’,不是他這樣的凡夫俗子所能駕馭的。
“全賴大人栽培!末將感激不盡!”對于張揚,蕭逸心中還是充滿了感激之情的,不管怎么說,也是這位太守大人把他從微末之中提拔起來的,如果這是一個太平盛世,如果張揚是一個堅毅果敢,有雄心魄力的人物,那么他還是愿意為其所用的;可現在是一個什么樣的世道,漢室日漸傾頹,中央權威一落千丈,各地州牧擁兵自重,黃巾余孽蠢蠢欲動,眼看就要天下大亂了,現在需要的是一個能掃平亂世的人,至于這個人是英雄、是梟雄、還是奸雄,那都不重要,總之,誰能蕩平四海,一統九州,延續華夏正統,讓老百姓能安居樂業,那他就是蕭逸日后要輔佐的人。
如果世上沒有這樣人的話,那么他蕭逸并不介意自己舉起‘王者之旗’,在天下面前,是非、對錯、善惡,一切都變得不重要了。
如今洛陽城里謠四起,對此蕭逸一直保持著極高的警惕性,他已經模模糊糊的感覺到,有一只巨大的黑手在幕后推動著這一切的展,對此,除了感覺到可怕,還是可怕!
敵人在暗處,隨時可能出致命的一擊,而目標會是誰呢?“風頭正勁的大將軍何進?謀略過人的曹操?……還是自己?”蕭逸心中也是思慮萬千。
‘敵不動,我不動!’蕭逸現在也樂得躲在軍營里,而張揚得到來正好給他提供了一個擋箭牌,他相信只要玄甲軍還在手中,除非對方調動數萬大軍,否則休想傷他分毫,……就算真有大軍來包圍,憑著手中的‘鳳翅鎦金鏜’,和胯下的‘千里墨煙駒’,蕭逸也有自信能潰圍而出!
不管怎么說,張揚還是在軍營里住下了,他和蕭逸之間也保持了一種默契,張揚不過多的干涉營中軍務,而蕭逸呢也一直保持著屬下的姿態,至少表面看上去,一切都很和諧;說到底蕭逸畢竟只是個小小的‘點軍司馬’,連玄甲軍正式的主官都不是,之所以能指揮營中的兵馬,靠的是他那極高的個人聲望;如今頂頭上司到來,就相當于給蕭逸戴上個緊箍咒,再也不能隨隨便便的自行其是了。
最后,洛陽城里還出了一件大事,一件足矣震動天下的大事----漢靈帝的生母,當今小皇帝的親祖母,董太皇太后--薨了!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