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論資排輩、強調服從的松下,他這樣的“異端”和“青瓜蛋子”,幾乎看不到任何出頭之日。
“就是他了!”趙振國手指重重地點在鈴木康夫的名字和那份關于鋰離子電池構想的簡陋報告摘要上,眼中迸發出發現真正寶藏的光芒。
鋰離子電池!
他太清楚這玩意兒在未來的便攜電子設備(手機、筆記本電腦)、乃至遙遠的電動汽車領域意味著什么!
這將是未來世界的“血液”!其戰略意義,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了ccd!
一場精心策劃的“偶遇”隨即悄然展開。
通過高向陽秘密安排、絕不經第三人的渠道,一封措辭謹慎、落款為某家即將成立的“未來技術投資株式會社”的邀請函,被直接送到了鈴木康夫位于大阪郊區的家中。
邀請函以探討“新型能源存儲技術的未來可能性與前沿投資”為由,邀請他于次日傍晚,在東京一家僻靜的、需要熟人引薦才能進入的傳統日式茶寮的雅間會面。
信函語氣尊重,并暗示了對他個人研究的深入了解。
鈴木康夫接到這封突如其來的神秘來信時,正處于事業的最低谷,心情苦悶彷徨,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堅持是否還有意義。
這封邀請,如同投入黑暗囚室的一縷微光,點燃了他心中幾乎熄滅的火苗。
他懷著幾分好奇、幾分戒備,以及一絲連自己都不愿承認的微弱希望,如期赴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