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國雖然聽不懂日語,但畫面里一家工廠蕭條的景象和負責人愁苦的表情引起了他的注意。
正好代表團的日語翻譯坐在旁邊,趙振國便隨口問了句。
翻譯看了看,解釋道:
“新聞說,這是一家叫‘東京精密’的小公司,好像是在研究什么新型的電子感光元件,投入太大,研發失敗了,資金鏈斷裂,現在瀕臨破產,正在尋求收購......”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趙振國心里猛地一跳!
“電子感光元件”?
他立刻拜托高向陽幫忙詳細查查這家公司的底細。
高向陽不明所以,但還是答應幫忙。
這一查,趙振國感覺自己的心臟都要跳出來了——撿到寶了!
根據高向陽反饋的信息,這家“東京精密”規模雖小,卻握有一項關于“電荷耦合器件”(ccd)的改進型結構專利!
在當時的業界看來,這種技術耗資巨大,成像效果卻遠不如成熟的光學膠片,被視為華而不實的“屠龍之技”,完全沒有商業化前景。
因此這家公司陷入了絕境。
但趙振國卻知道!這ccd技術,正是未來數碼相機、手機攝像頭,乃至整個數字影像時代的基石!
日后市面上叫得出名字的手機,它們的圖像傳感器,都繞不開這項核心技術的早期積累和專利布局!
如此良機,趙振國哪兒有不撿漏的道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