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線?”陳擁軍又重復一遍疑問道。
“不錯,電影院線!”楊銘點頭肯定陳擁軍的答案。
陳擁軍帶著一臉迷惑看著楊銘,他實在想不透眼前這個曾帶著自己用奇思妙想的創意做出一番事業的少年,怎么會突然生出投資電影院線這種毫無技術含量,而且投資回報也不算高的行業。
“楊銘,你怎么想起來投資院線的呢?要知道這個產業的回報率不算高。”陳擁軍說出自己善意的提醒。
“呵呵。”楊銘微微一笑,陳擁軍說的這些他心里自然是非常清楚。
今世華夏的電影產業格局,并沒有因為國家的強大,而茁壯成長,成為世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
仿佛總是一股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在阻礙著電影業的發展,目前華夏電影業的現狀,也讓眾多電影界的知名人士感到苦惱。
要說華夏出產電影的藝術性,那自是不用說,金龍獎到現在依然是世界上三大電影節之一,就知道華夏的電影,不缺少思想和靈魂!
可是,如果說華夏的電影每年獲獎依然不減往年,但是,華夏電影產生的票房,在全球總票房中的比率卻在逐年下降。
去年華夏電影的總票房總計30億,占據世界電影總票房不到10%,而米國電影總票房卻有150億,是華夏電影總票房整整五倍,這種落差讓華夏眾多電影人是情以何堪。
更關鍵的是這種差距還在不停的擴大。
面對華夏電影種種現狀,諸多專家知名人士也紛紛為華夏電影業把脈開方,診斷最大的問題就是電影光顧著藝術性,缺少商業性。
然而令人諸多專家和電影人士難堪的是去年有不少電影公司投資拍攝了一些所謂的商業電影,但是除了個別幾部電影能夠收回成本,其他的商業電影全部是血本無歸,讓那些開方的知名人士是掩面羞愧。
所以,在華夏一些人眼里,電影業并不能算是投資的好項目,因為現在早已經過了電影暴利的時代。
陳擁軍自然知道這些,甚至去年他還聽別人忽悠,投資了2,3百萬拍了一部商業片,是虧得一塌糊涂,有了這種血與淚的教訓,他怎么會不擔心楊銘投資電影業呢。
楊銘聽到陳擁軍對自己善意的建議,也知道陳擁軍是為他好,他想了一下,認真的對陳擁軍說道:“陳哥,別忘記我是一個導演,作為一個導演的最終目標,永遠都是大熒幕!”
“而且,我相信華夏電影業的春天,不久就會來臨的!”
其實,楊銘沒有說的是,哪怕是華夏電影業不能讓本國電影市場紅火起來,米國的好萊塢也會殺進來,讓華夏的電影業紅火起來。
而作為院線,怎么算都是不虧的。
最關鍵的是楊銘永遠不想把自己的命脈交給別人來掌握。
前世,楊銘就是一個底層的人物,自身財產從來沒有突破過百萬,小民思想非常嚴重,而且他看了太多娛樂圈的重重黑幕,自然不放心把自己的命脈交給別人。
像今世華夏電影的巨頭公司,哪一個手里沒掌握著院線的股份,要不就是有著強硬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