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眾姑娘都鉚足了勁頭表現自己,個個打扮得光鮮亮麗上去,把自己的繡品夸出了花,引來滿堂喝彩。
太后看得連連點頭,連聲贊好。
果然江山代有才人出,長江后浪推前浪。
謝青樺也算是京城有名氣的貴姑娘,她也繡了一幅繡品參賽。
與其他人繡的花鳥蟲魚,大地山川,太陽月亮不同,她繡的是一幅人物圖。
一位風流倜儻,羽扇綸巾的白面書生,正站在一棵古松下給學子們講課。
畫面繡得極其生動,只看一眼便能感覺到白面書生滿腹經綸,雄姿英發,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一眾學子更是聽得津津有味,求知若渴,全神貫注,仿若將白面書生奉為神明。
謝青樺大方得體的站在上頭,娓娓道來自己的想法,繡法,針線,技巧和心得。
最后看向太后恭敬道,“臣女原本是想繡一幅一代大儒的,不過才女才疏學淺,一直沒想到好的題字,太后娘娘見多識廣,經驗豐富,不知臣女可否請太后娘娘幫忙給這幅繡品題個字。”
太后看著這幅繡品,心頭涌動,面上還是高貴凜然的端坐著,眸底卻早已炙熱濕潤一片。
這繡品上書生的風姿,像極了當年的柳兄。
當年的柳兄,哪怕成了狀元郎,名滿天下,可是還是喜歡穿一襲粗布衣,一雙破草鞋,羽扇綸巾,走到哪里便喜歡在哪里給學子們授課。
哪怕后來成了大學士,還是那樣兩袖清風,走到哪里都是瀟灑講學的做派。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