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周和本想勸解他一番,熟料此人竟是個木頭,心底也有些火了,氣道,“就是那句,‘趙大人是趙大人,你是你’,這不顯得太過忘恩負義了嗎?”在他看來,杜吹角能有現在這個成就,一多半倒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緣故。他不但不知感激,反而在大庭廣眾之下口吐大逆不道之,若不是個傻子,就真是忘恩負義到了極致。
周和親口復述杜吹角的話,水師中的宋將不禁暗暗搖頭,各自想到:“都說關西人涼薄,果然都是養不熟的狼崽子。”“趙侯的賞識提拔這姓杜的,還不如拿去喂狗,你哪個窩頭喂狗,狗吃了,也能朝主人搖搖尾巴呢。”有人臉上更流露出不屑的,偷眼打量其他幾個關西人,劉志堅等夏**官也不但沒有開解杜吹角的意思,臉上反而是認同的神色。
“你奶奶的,你才忘恩負義,你全家都忘恩負義!”
“老子跟隨趙大人是過命的交情,我們一起出生入死的時候,你們還不知在哪兒逛青樓呢!誰敢動我們趙將軍,老杜我第一個把刀子跟他拼命!你們敢么?”杜吹角吃他這一激,急赤白臉地反駁道:“但是,老子就是老子,趙大人是趙大人,這有什么問題?就算是我們陳皇帝在面前,老子還是這么說。就算軍情司和丞相府來問我,老子還是這么說!”
他這么一說,周和反而沉默了。其他眾將還真不好說什么,就算宋國將領,也不可能到處說我受岳家的恩惠,我吃曹家的飯,就算在皇帝老子和相府相面,我也是這么說!無論是宋國、夏國、還是遼國,皇帝和朝廷最反感的事情便是“兵為將有”,這么一想來,杜吹角的話非但不是天性涼薄忘恩負義,反而是立場正得不能再正。至于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誰都不可能知道了。
“有些人喊著忠義,其實就只能是用嘴巴搗搗糨糊而已。”
石庭堅剛才和幾個書生軍官爭論“君子之道”,被他們群起而攻之,先總算找著機會扳回局面,見眾宋人一時不說話,石庭堅開口道:“大家心照不宣,維系了大人的尊貴和顏面。畢竟,在平常,不會有機會讓人用腦袋來證明他到底是忠于誰。人人都一副赤膽忠心,結果到了真正需要效命的時候,誰都都只忠于自己。這樣荒唐的事,不但不以為恥,反而有人說了真話,大家就一副天要塌了的樣子,也只有在某個虛偽的地方才會有。哈哈,哈哈,杜將軍,你說可不可笑?”
涉及關東和關西之爭,眾宋**官頓時對石庭堅怒目而視。
“嗯,——”杜吹角也不是真傻,見石庭堅可能惹了眾怒,便轉過話頭,“老杜愛錢又怎么了?你們不是一直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么?上一次早晚會講時那個,那個什么,對了,”他一拍大腿道,“三得道士,你們關東人不也是這么說的么?”
“話不是這么說!”馮糜皺著眉頭大聲道,“大宋人之忠義豈是虛!”
若論逞口舌之利,天下能勝過宋人的不多,特別是南海水師中,投筆從戎能善辯的人極多,立時就有人站了出來,滔滔不絕地議論,大宋的忠義之道絕不是停留在口頭的虛偽語,大宋的官軍也絕不是將領的私家軍。所謂“誰是誰的人”,視部將為私屬這種說法,不過是五代的陋習沿革,根本是大宋朝廷目下所深惡痛絕的。書生軍官們唇槍舌劍,口沫橫飛,周和反而老老實實地坐在一旁,暗道幸好老子沒多開口,多說多錯,搞不好被這些家伙扣上一個煽動“擁立”大將的罪名呢。
周和是職方司出身,他一邊后怕,一邊打量著杜吹角。
“此人到底是真傻還是裝傻?”
這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杜吹角卻恍若未覺。“老子要是百萬貫的身家......可惜現在股券張得太快了,有漲就有跌啊,可是跌下來的時候,船又不知在哪片海上漂著了。唉,怎么我就沒有這個福份呢?”他一邊懊惱地想著,一邊喃喃自語,剛才那一場誤會,對他而簡直就不值五十貫,不值一文錢才對。反正趙行德是絕不會誤會的。
>vid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