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任徐徐看過去,見沒有人出反對,又沉聲道:“另外,我打算舉薦趙德來當這個練兵團練使。”
“可是,趙德是關東人。”有人小聲道。
“咱們哪個和關東沒點兒關系,”楊任笑道,他頓了一頓,壓低了聲音道,“退一萬步,團練軍的百夫長都是龍牙軍軍士,團練兵是我關中的百姓。就算他有異心,又能怎么樣?不過,”他頓了一頓,又道,“太子殿下和趙德都在萬里之外。這期間變數頗大,最后如何行事,還要等這兩位回來之后,看看形勢再說。說到底,這團練使的任命,要先過丞相府這一關。”
............
丞相柳毅將行軍司上將軍張善夫送出去,回到書房,拿出火銃營練兵計劃的卷宗,仔細琢磨了起來。按照他的本意,趙行德乃是擔任火銃槍營團練使的最佳人選。可是張善夫卻屬意由太子陳重出任。
張善夫認為火銃槍營容易訓練,能近能遠,很可能取代其它團練軍,成為夏國在將來的戰爭中所動員的主要兵種。一個熟悉火銃槍營運作的皇帝,比一個只知道騎馬沖陣的皇帝,對于國家的將來要更有好處。另外,陳重立下大功卻平白被調出安北軍司,也算是大將軍府給他做點補償。既然不能再派往邊軍作戰,便只有這個部下眾多的團練使位置還算差強人意。
另一方面,趙德調入龍牙軍擔任校尉,又晉爵上大夫,升遷晉爵之,已經令人瞠目結舌了。倘若再讓他出任團練使,既不在護國府的體系之內,又手握五萬兵權,未免太招人非議,反而是害了他。反之,若是趙行德擔任幾年的龍牙軍校尉,為別軍訓練操作和指揮火器軍官,則一方面可以結好軍中的同僚,可以說將來這一代的將軍,多多少少都能有些交情。而為別軍訓練軍官,也可以在軍中廣結人脈。這數年功夫,可讓他既能對夏國歸心,又在軍中打下極為扎實的根基。
“看得出來,張善夫也有愛才之心,”柳毅的食指在練兵的卷宗上敲動著,沉吟未決,“可是,關東的局勢,可是一天比一天緊張啊。這次安北軍司受挫,宋國出兵爭奪西京道,已經讓關中震動,動員了團練。若不用趙德做團練使的話,單單讓他訓練軍官,這短短的時間,來得及練出一支能戰的團練軍么?”按照柳毅的計劃,這五萬團練軍改用的火銃槍也僅僅個開始,倘若行之有效的話,還有更多的關中團練軍改用火銃槍。至少在他看來,這將會是一個趨勢。
然而,楊任耿耿于懷的團練軍領取軍餉的事情,在丞相柳毅這兒,則純粹是臨時應急之策。因為宋國斷絕了函谷關的貿易,造成關中工坊停工的嚴重。工徒生計無著落,因此招募一批強壯的工徒充作火銃營團練,給軍餉,暫時安定關中。待到緊張的局勢緩解下來,關中就不需要養這些團練,兩國重開貿易,工坊也需要大量人手,也可逐步裁撤這些領餉的火銃槍手,讓他們繼續回工坊做事。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