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帝國的黎明 > 章3 仙人撫我頂-2

                章3 仙人撫我頂-2

                在三人的注視下,趙行德嘆了口氣,緩緩道:“按照樞密院的朝報,夏國軍隊大約有二十萬,按五倍之數來計算,退役的軍士當在百萬左右,站在夏國朝廷的立場,只要這百萬悍勇歸心,則天下盡在掌控之中,外可御強敵,內可鎮宵小,大局穩如泰山。所以軍士們有所要求,朝廷總會盡力滿足。”趙行德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似乎尋找到了一個更好的措辭,“我朝乃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而夏國的形勢,說軍士與皇帝共治天下,似乎更為妥當。”

                “軍士與皇帝共治天下?”李若虛臉上帶著疑惑的情形。晁補之深深地看了趙行德一眼,不置可否,嘆了口氣,繼續道:“為防止軍士過于傾軋普通蔭戶百姓,夏國各州縣的普通百姓也組織成了團練軍,每年都要操練,還由護民官專門為蔭戶申冤。除了以護國府收攏軍心之外,制定法令的柱國府柱國,則每兩年一度由年滿四十的夏國人推舉出來,夏國人一生僅有一次推舉柱國的權利,每十萬人推舉一人,被推舉的人也要在四十歲以上。柱國是終身制的,一旦身為柱國,在國中地位尊崇無比,出入皆有虎翼軍扈衛。除了可以由本人以年邁體衰為由自請離任,只能由柱國府本身以五分之四多數的同意革除其柱國身份。柱國府同時掌管最高詞訟決獄之權,其依照律例所作的判決,就算是皇帝也不得推翻。”晁補之說到這里便住口不,看著座下三名弟子,似有考校之意。

                李若虛不明所以,李若雪臉現思索之色,趙行德卻道:“這便是與唐室將功名著者入為宰相的遺意相同,每兩年將最有威望之人,最得人心之人選入柱國府。柱國府掌握著制定法令與最高裁決的兩項權柄,足夠這些人施展匡扶天下,濟世救民,抑或引導世風的抱負。天下英雄,齊集柱國、護國兩府,各路豪強也只有俯聽命而已。”

                晁補之微微點頭,正欲出嘉許,旁邊的李若雪卻問道:“那女子也可以推舉柱國嗎?”望著這女弟子臉上頗有期待及躍躍欲試之色,晁補之一愣,有些尷尬地補充道:“除了晉身士人的,其他女子都是沒有推舉之權的。”

                晁補之給出的這個答案出乎李若雪的意料,也更引起了趙行德的興趣,李若雪疑惑道:“女子也可以晉身士人嗎?”

                “是的。”晁補之點點頭,沉聲道:“若是達到標準,也些女子能夠晉身士人,擔任丞相府或是大將軍府的一些差遣。”

                “女子居然也可以為官嗎?”李若雪臉上露出不可置信地神氣。

                晁補之憐愛地看著自己這才氣無雙的女弟子,點了點頭,肯定道:“自然可以。”

                趙行德等了一小會兒,見李若雪似乎被夏國女子居然可以出仕做官的消息震撼得不淺,便繼續問道:“據傳遼國將韓氏滅族之后,耶律氏在國中倒行逆施,漢人形同豬狗,其中詳細情形,不知老師是否清楚?”他見晁補之對夏國的情況信手拈來,侃侃而談,便心知這位名師并非只是尋章摘句的腐儒,是以真心以學生的態度向晁補之求教,這時代的信息來源實在是極度缺乏,就算是在太學里,關于遼國和夏國的情狀,官員和太學生們都有無數種不同的說法,叫人難以分辨真假。

                晁補之的眼神微微閃動了一下,沉聲道:“韓德讓、韓昌父子在遼秉政時,遼國國勢蒸蒸日上,好此次挫敗了我朝北伐,中原百姓莫不切齒痛恨,士大夫直欲食其肉而寢其皮。可當時誰也沒能看到,恰恰因為韓氏見用,華族在遼國的地位日漸提升,幾乎與契丹人不相上下,漢人生息繁衍,占了遼國國中人口的大部分。韓氏族滅之后,契丹人對漢人心懷戒備,不但大大削減了漢兒將門的兵權,還強迫漢兒做契丹人的打扮,將國中各族分為三等,契丹人為第一等,女真、室韋等族為第二等,漢人為第三等。漢人冒犯了契丹人,最輕的責罰是鞭笞,動輒斷手斷腳,甚至身死族滅。上等人殺了漢人,卻只輕輕罰錢了事,更多的是官官相護,不了了之。”

                “竟有此事?”趙行德心頭火起。宋國朝廷準備北伐的時候,便有朝臣想要幽燕父老牽牛送酒犒勞王師,平常卻視漢兒為遼國之人,甚至和遼國有互相將越過邊境的逃人交給對方處置的協定。因此這遼國國內人分等之事,宋國朝廷一并沒有在國中廣為宣揚,士大夫知曉此事的,有的深以為恥,并不提及,有的覺得與我國無關,也無所謂。太學中隱隱有這方面的傳聞,趙行德原本不信,他記得四等人制度乃是兩百年后的元朝才興起的,誰料在這時代居然已經被創設出來了。

                晁補之露出一絲沉痛之色,繼續道:“當初在承天蕭太后的支持下,韓氏在遼國大力宣揚漢學,漢字,韓氏族滅后,漢字一律不許再用,許多華族子弟若無父母教導,便從此成為目不識丁之人。契丹耶律氏中更有心思深沉之輩,在漢兒將門中強行推行講契丹話,用契丹字,許多漢兒已經忘了自己的本來出身,死心塌地為契丹人做走狗奴才。北地苦寒貧瘠,契丹人好奢靡,又頗寵信禮佛,喜歡中原的絲綢茶葉和夏國產出的諸多精巧,因此便將大量的漢人賣為奴,農忙時在胡族的監督下在田間勞作,農閑時鎖在工坊里日夜勞作,生產出來糧食釀成燒酒,也制作一些粗陋的物事與宋夏兩國交換。工坊里的男丁往往積勞成疾,過著饑寒交迫的日子,大多活不過四十歲,既不可能成親,也沒有子嗣,這正中了契丹人的下懷,因為這樣可以減少漢人在遼國人中的比例。遼國國中篤信佛教,漢兒傳,今生今世,將后生后世八百年的苦都吃盡。”

                遼國國中慘絕人寰的悲慘之事,遠遠出晁補之所說的范圍,他顧及在座的李若雪乃是女流,而李若虛則年紀尚幼,只點到為止。可單單聽到這樣的慘狀,血氣方剛的年青人如何能夠忍受,就連尚未成年的李若虛也將雙拳緊握得咯咯直響,趙行德當即沉聲問道:“我朝袞袞諸公,常常及北伐復燕之事,到底有多少成算?”

                mm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