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說
文郭敬明
01
其實一開始并沒有想過要寫《悲傷》這樣的題材。那個時候自己還在打算寫另外一個和眼下悲傷風格完全不一樣的黑暗系的東西。呵呵。那個時候正好是《最小說》創立,用柯艾眾小編們的話來說就是:“柯艾一哥都不來站臺助陣,那誰還能當此重任。”所以,那個時候就想“ok,我來寫個上下回的連載或者上中下回的連載吧”。
于是也就抱著這樣的心情,開始了《悲傷逆流成河》的創作,結果沒想到寫一寫就停不下來,故事越來越多,而且自己也越來越沉浸在這種和以前風格完全不一樣的創作狀態里。導致的結果就是一直霸占了連續6期的最小說排行榜第一名……
02
……扯遠了。
其實如果有一直以來陪伴著我成長的讀者,如果我的每一本書都有看過的話,那么也是可以從這本最新的小說里,看出我對文字的一些變化吧。
雖然還是有很多華麗的文字抒情和描寫,可是更多的時候,把所有的情節留給了簡單的白描,不想要再劇烈地煽情,不想要再掏心掏肺地呼喊,很多對話或者情節,就在某一個斷點嘎然而止。
可能是自己年齡也在一天一天成長起來,所以對年少時那種外露的情感已經覺得陌生了。而生活中更多的時候其實是充滿了這種直白的,一點都不浪漫的故事。無數的細節以最最平凡的樣子堆積在一起,在某一個角度插進你的心房,讓你眼眶發紅。
世界其實沒有那么華麗和煽情,世界永遠都是一副冷冰冰的樣子,最簡單,也最殘酷。每分每秒不停地轉動著。
03
似乎也不是什么關于創作的感嘛。感覺好像在寫完了一本那么長的小說之后,還要來寫一寫為什么會想要寫這個小說啊,寫的時候的想法啊之類的,是非常無聊而又枯燥的事情。感覺就像是在記者會呢。
硬要說起來的話,也無非就是比之前的文字更成熟更內斂,也更黑暗了吧……otz
書里面真的是有一些描寫會讓別人覺得“血腥”或者“尺度太大”的感覺。但是也是為了讓我更小的朋友明白這些事情其實比我們想像中要嚴重。
特別感謝我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盈盈,還有西姐,對于女孩子方面的問題我請教了她們很多啊,常常就是一個電話打過去,然后就開始問這問那。她們兩個還特別提醒我,說在后記里不準把她們兩個的名字寫出來,否則她們就殺了我。
記憶里最好玩的一次,就是盈盈在電話里支吾著,半晌對我說:“我爸爸在旁邊呢,你叫我怎么說嘛!”
04
故事完成的時候是星期一的早上凌晨。
窗外的天空剛剛開始露出那種灰藍色。
因為我是連續差不多50個小時沒有睡覺,所以當我拉開窗簾的時候我并知道這是傍晚還是凌晨。后來看了看電腦右下角的時間,才發現已經是星期一了。
記憶里那一天的早晨起了薄薄的霧,從江面上緩慢地飄蕩過去。東方明珠在霧氣里還是很清晰,只是下面更加低矮的樓房就不再看得清楚。霧氣里依然有悠揚的汽笛聲穿過來。
應該又在啟航了吧。
裝滿沉甸甸的貨物,駛向下一個港口。
樓下的人聲開始重新鼎沸起來,經過一個黑夜的覆蓋,此刻重新恢復人世的繁盛和活力。
而我拉過被子,陷入沉甸甸的睡眠里。
05
記憶里最深刻的一段,是在第十一回的最后和十二回的前半部分。
易遙在黑暗里,坐在顧森西的后座上,然后慢慢地把齊銘拋棄在暮色中黑暗的教學樓里。
那種雖然不甘心,但是也不得不放棄的感覺,我到現在依然可以很清楚地記得。就像高中每次體育課上的長跑考試,到最后筋疲力盡的時候,雖然你知道前面就是重點了,但是沒有力量了,只能慢慢地放慢了速度。
那么,放棄自己的世界,一定是更加心痛的感覺吧。非常非常地舍不得,可是,卻沒有更多力氣去挽留了。在那個世界放棄自己的時候,自己也在慢慢地松開了手。
這樣的感覺,在我們的人生里,一定誰都有過的。
這樣不舍、不甘的沮喪心情。甚至不僅僅是沮喪,還有更多的悲哀和痛苦。
06
對于結尾的慘烈,我已經領教了身邊周圍的所有人的哭訴和哀嚎。
而且他們都抱怨我,說看著我12回的那種暴風雨后的平靜,以為一切就這樣淡淡地結尾了,結果到了最后幾千字,一切都變化了。
是陷阱嗎?也算吧。我除了嘿嘿地笑幾聲之外也無話可說啦。哈哈。
07
是自己的第幾本書了呢?而我開始寫書已經第幾年了呢?
有時候也會這樣來問自己,從17歲時的《愛與痛的邊緣》,到現在還差兩個月就滿24歲時寫的《悲傷逆流成河》,哇,快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