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爺的想法對不對,誰也不好評價,就像大家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為什么前朝末帝明知義軍將至,放著好好的皇城不待,非要躲去郊區后山。
太祖爺自此視湯山為祥瑞之地,親自立了百姓生祠在山頂之上。既是對前朝之惡的鎮壓,也是對京中不管龍椅上坐的哪任皇帝的警示,若你昏庸無道、不再愛民如子,那湯山說不定還會再次降下驚雷,替太祖爺劈了你這不孝子孫!
每一年的年底,大啟的聞氏皇族都要派人來祭祀百姓生祠,這是對于聞氏來說十分重要的活動。等祭祀結束,也就拉開了過年的序幕。
而一般來說,主持祭祀的都是皇后和太子。因為當年第一次祭祀時,就是由太祖爺的梓童主持的,當時的司徒皇后牽著年幼的太子,親自一步一個臺階地走上了湯山。一謝蒼生,二謝鬼神,三謝舉頭三尺的朗朗乾坤。
后面也就漸漸約定俗成了這么一個由婦孺祭祀的聞氏特供習慣。
如果沒有皇后,那就是由太后或貴妃暫代;如果沒有太子,那就會由皇帝的長子或長女暫代。偏偏本朝的新帝太過年幼,既沒有皇后,也沒有孩子。幸好楊太后在做皇后時就已經主持了多場湯山祭祀,是個熟練工。
唯一讓朝臣比較犯難的是孩子的人選。
因為這可不能亂選,雖然沒有明確說過湯山祭祀的皇子一定能繼承大統,但回顧聞氏歷史就會發現概率還挺高的。尤其是前面幾朝還有過公主代祭,結果真就當了女皇的例子。
朝臣們覺得小皇帝如今的名分本就不算穩固,若再從宗親中尋找祭童,恐生更多事端,不如就由太后單祭。
連亭適時獻策,他們不一直都有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嗎?——北疆王世子聞蘭因。他既是宗親,又與陛下有血緣關系,還是北疆軍所擁護的主人。勞煩世子爺去這一趟,既不用擔心同室操戈,還可以讓百姓看到朝廷沒有遺忘北疆軍的勞苦功高。
朝堂上本來對此頗有顧慮,但清流派重名,楊黨重利,只要順著他們心里的小九九做功課,他們總會同意的。
小皇帝也很高興能給弟弟委以重任。
當然,對于當時的連亭來說,此事最妙的是能送北疆王世子走。
這位世子也不知道怎么就和絮果一見如故,明明兩人只在深秋的開源寺見了一面,回去后他就念念不忘,總吵著鬧著要和絮果玩。
但小皇帝私自出宮的事被朝臣意外得知了,他們紛紛上諫,好說歹說才絕了小陛下短期內再次出宮的心。小皇帝無法出宮,他自然更不放心弟弟單獨出去。連亭又以自己身份特殊不好讓兒子隨便出入宮闈為由,算是暫時堵住了兩個小孩見面的可能。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沒有!縱連亭有一顆七竅玲瓏心,也擋不住北疆王世子他執著啊!
連亭自養了兒子,就對小朋友的三分鐘熱度有了一定了解,他怎么也沒想到除了他兒子這種好轉移注意力的幼崽外,還有北疆王世子這么一號不為外物所動搖的崽。他開始了沒完沒了的送信之旅,連亭實在沒轍了,才想辦法促成了北疆王世子代祭一事。但即便如此,還是讓北疆王世子抓住漏洞,改請了賢安長公主送畫。
對于這段聞蘭因單方面努力的友誼,連亭也就只能使用拖字訣了,走一步看一步吧。至少如今北疆王世子還陪楊太后在湯山小住呢。
連亭本以為小皇帝沒理解今日早朝上的事,這才找借口見面。沒想到小皇帝的重點卻是,他知道了遠在湯山的弟弟,最近一直有在和絮果傳信,兩人竟當起了畫友。他從未見弟弟對什么事如此執著,便想要促成二人的友誼。
簡單來說,小皇帝想成全他弟。
連亭:……可我不想啊。
但這話又不能明說,在電光石火間,連亭再有急才也只能想到說:“奴婢最近其實一直在操心小兒的入學問題,忽然想起來世子殿下也六歲多了吧,是不是該入學了?”
給他找個學上吧,免得他一天天地瞎折騰。
小皇帝卻一拍大腿,覺得連伴伴和他想到一塊去了,滿臉欣喜:“對啊,對啊,朕也正有此意。上了學,阿弟就能多些朋友,所以朕想著不如安排絮果與阿弟一同入泮宮讀書。”
泮宮就是專門供除了皇帝子嗣以外的皇親國戚上學的地方,各地有藩王所在的封地也都有泮宮,以供藩王子女入學。北疆泮宮更是全國知名,因為北疆王夫妻還在世時,采納了一個神秘友人的獻策,決定把整個北疆封地內適齡的孩子都送入北疆泮宮學習。
無所謂對方是官員子女、兵將后代,還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
這一決定不可謂不驚天動地,引得朝臣頻頻上書抗議,先帝本來也挺不喜歡弟弟這個無異于是瘋了的行為。但北疆王一封回信就成功堵住了他皇兄的嘴:“我又沒花你一分錢。”
這都是北疆軍在贏了蠻族后,蠻人除戰敗賠款外心甘情愿多給北疆的錢。
用絮果他娘的話來說就是:感謝蠻族老鐵對北疆教育事業的“熱心贊助”。
先帝一琢磨也是,朝廷該收的錢都收到了,后續也不用他掏錢,他管弟弟干嘛呢。也就導致小皇帝在前面幾年的上學經歷里有不少平民同學,他大概是所有皇親里接觸過最多人間真實的人,哪怕他如今也才不過十歲。
小皇帝完全不覺得安排弟弟上雍畿泮宮時帶上絮果有什么問題,甚至還想多給他弟弟找幾個朋友。
連亭聽后卻是嚇得不輕,一方面是因為他不想讓兒子去給誰當伴讀,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雍畿泮宮的教學質量是真不行。
“陛下三思。”連亭脫口而出。
雍畿泮宮聽起來好像挺高級的,專門給宗親上學的地方欸,那不得云集名師,桃李爭妍?但是看看雍畿泮宮的“優秀”校友都有誰吧,聞不苦,聞小二……先帝那么摳門剝削還能讓大啟不好不壞的平穩運行,就是因為他還是有那么一點點腦子的。只不過他的小腦筋都用在了權術制衡上,對宗親的養廢教育從小就開始了,潤物細無聲的就搞成了如今的局面。
北疆泮宮和雍畿泮宮同為泮宮,內里的教學卻是天差地別,差距大到就好似兩個物種,有生殖隔離的那種。
小皇帝悟了:“那朕可不能讓阿弟去這種地方!”
“是極,是極。”連亭在心中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總算打消了小皇帝的恐怖想法。哪怕聞不苦是他最好的朋友,他也要說,聞不苦的母校是什么垃圾玩意。說不定還不如他當年上的內書堂呢。
“那,”小皇帝的借鑒之心再次開始活絡,“連伴伴你打算把絮果送到哪里啊?”
“如果可能的話,臣自然是希望能讓絮哥兒上國子學外舍的。”提起孩子,連亭的智商就有點微妙地下降,不多,但正好讓他沒能意識到小皇帝的潛藏心思。他一門心思地炫耀起了兒子給他買的玉佩,這可是他的生辰禮。
小皇帝懂了!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