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好萊塢來說,我們已經落后很多了。
既然要拍電影,最好是要有自己的特效公司。
他依然選擇找中介幫忙處理這些事兒。
他們的效率還是很快的,幾天的時間就把手續給辦了下來。
接著,秦天開始尋找辦公地點。
最終,在距離電影學院不遠的一棟辦公樓上,租下了整整一層,將近1000平米,作為特效公司的辦公地點。
公司成立了,辦公地點有了,接下來就是招聘人才,以及購買設備。
設備才是特效行業最燒錢的東西。
往往一臺設備,需要大幾百萬,甚至近千萬元。
這也是電影公司不愿意把資金浪費在成立特效公司上的原因。
太燒錢了,而且回本太慢。
往往幾年時間才能回本,甚至都無法保證回本。
人才招聘好說。
馬上就是春季校園招聘了,到時候可以去院校招聘。
設備,就需要進口了。
且,電影行業的特殊設備,被好萊塢管制著,一般人搞不到。
秦天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中影的韓三坪。
背靠中影,好萊塢需要跟中英合作,他們有極大的便利,購買先進的特效設備。
韓三坪被秦天的手筆給震驚了。
顯然,他沒想到秦天要做特效公司。
也不知道秦天是怎么想的,才剛開始拍電影呢,就想著成立特效公司了。
就算是中影,也沒有魄力去成立一家燒錢的特效公司。
秦老弟,你可要想清楚了,成立特效公司,國內還沒有先例。
而且,據我所知,這玩意兒花費極大,而且很難收回成本。
最主要的是,就目前國內的電影行業來說,能用到特效的少之又少。
說句不好聽的,去外面請別人做特效,也比自己搞個特效公司要劃算的多。
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勸秦天考慮清楚。
畢竟,秦天手里有多少錢,他還是門清的。
2500萬美元的版權費,加上《環形使者》的票房分成,3000多萬。
額,好吧,這么一算,也有兩個億的現金呢。
他眼神復雜的看著秦天。
真是沒想到,別人拍一部電影,連兩個億的票房都拿不到。
秦天這小子倒好,一部電影,自己就分了兩個億。
這些錢,做特效公司勉強夠了。
想清楚這些,韓三坪也就不再勸了。
韓董,我有一個條件。
你說。
就是我購買特效設備,需要他們廠家派人來對我的員工進行培訓。
指導設備使用,期限是一年。
這個沒問題。
韓三坪答應了下來。
一般而,購買設備的時候,廠家都會有一定期限的技術指導。
如果客戶需要廠家延長技術指導的時間,是需要額外花錢的。
有錢掙,沒人會拒絕。
這件事由中影來出面,一有好消息我會通知你的。
告別韓三坪,秦天來到了電影學院。
他還有一個任務,挑選一名副導演。
拍《環形使者》的時候,他從電影學院找了三名副導演。
原本,他的計劃是,拍第二部戲的時候,依然選擇這些人。
只是讓他想不到的是,隨著《環形使者》電影票房的大賣,這些人也跟著電影一起有了一些名氣。
有些人已經接受了一些公司拋出的橄欖枝,簽約了公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