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形使者》上映的第4周,排片順勢開始降低。
票房也在下降。
但平均每天還是有兩百多萬的票房。
尤其是元旦三天,票房竟然略有抬頭。
元旦結束,電影上映期結束,順勢下畫。
電影上映的最后9天,拿下了2245萬票房。
加上此前的1億5,280萬票房,合計票房1億7,625萬。
一個恐怖的數字
堪稱奇跡。
外界媒體再次瘋狂。
600萬成本,撬動了1.76億票房,《環形使者》贏麻了。
30倍的回報,他是怎么做到的!
震驚,新人導演秒殺一眾老牌知名導演。
震驚,三位知名導演圍剿新人導演失敗!
賀歲檔最大黑馬出現,竟然是他!
新人導演殺穿賀歲檔!
秦天一戰成名。
張國師,陳大詩人,劉振偉等大導演成了他的墊腳石。
《無極》上映20天,票房才堪堪來到了1.5億。
后勁不足,每日票房降低到百萬左右。
遠遠達不到大詩人的預期。
外界對這部電影也是爭議很大。
《情癲大圣》上映13天,也只拿下了3,000萬的票房。
已經確定虧到姥姥家了。
張國師的《千里走單騎》已經拿下了1,500萬的票房。
作為一部文藝片來說,取得這個票房也是挺不容易的。
媒體跟電影界紛紛在預測,《無極》的票房會走到哪一步。
能不能超過《環形使者》。
投資回報方面,肯定是不如人家了,就看票房了。
沒人會想到,新人導演的電影竟然成了知名導演成功與否的標桿。
可以預見,未來數年,《環形使者》跟秦天,都將會是導演界的噩夢。
······
電影下映的第一時間,秦天就在計算自己能拿到多少錢了。
刨除掉3.3的特別營業稅,582萬。
以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881萬。
剩下的16162萬,是可分賬的票房。
在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跟院線分賬57%,大概是9212萬。
中影提留2%的發行代理費,大概是323萬。
剩下的41%,也就是6627萬,歸屬于電影制片方和發行方。
然而,還要從這些票房里拿出12%的代理發行費,給到伯納。
因為電影發行是伯納負責的。
這個數字是795萬。
電影宣傳的時候,伯納拿出來了五百萬。
這個錢也是要還給伯納的。
所以,真正能分的錢,就只剩下了5332萬。
這個數字,也就占了電影票房的30%。
由此可見,電影要想不虧錢,票房要達到投資的3.3倍以上才行的。
當然了,還有一些其他的收入,也是可以彌補票房收入的不足的。
有些文藝片,一旦拿到了某些國際獎項,賣版權也能回本。
按照秦天跟伯納簽訂的階梯票房分賬模式,秦天能拿到60%的票房分成。
也就是說,他可以拿到3199萬。
05年的幾千萬,可是能頂后世幾億,十幾億的。
加上賣出去的版權,想想就美滋滋···
難怪那么多人要投身電影行業。
一個月的拍攝期,收獲1.76億的票房。
足足五千多萬的利潤。
是投資額的九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