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一路在宦官提醒下,到了資事堂。
站在資事堂前,寇季瞪了宦官一眼。
宦官干巴巴陪了一個笑臉。
寇季扯了扯衣服,扶歪了頭頂的官帽,大喊了一聲,不公啊……
不公啊!
寇季哀聲喊著這三個字,在宦官驚愕的眼神中,進入到了資事堂。
資事堂內,劉娥高居在首座上,正在聽政,自從她自囚結束以后,再次出現再了資事堂以后,一直處于聽政的狀態。
她只聽,只看,不說話。
用她自己話說,就是她在幫官家聽政,卻不敢幫官家理政。
寇準、李迪、丁謂、曹利用、王曾,一行人,坐在她的下首,正在為朝廷發生的政事,忙的不可開交。
寇季一聲大喊,著實把他們驚的不輕。
他們紛紛放下了手里的政務,看向了資事堂門外。
寇準皺著眉頭,怒吼道:誰在門外亂嚎,給老夫亂棍……
話說了一半,就看到寇季一臉哀傷的大喊著進了資事堂。
當即,寇準收住了話,瞪眼道:瞎嚎什么,這里是你能胡鬧的地方
寇季拱了拱手。
臣寇季,參見皇后娘娘。
下官見過諸位大人。
寇季施禮過后,又大喊道:不公啊!
劉娥、丁謂等人,下意識看向了寇準,他們想看寇準如何處理此事。
寇準惱怒道:不公什么,有什么不公的,你要有冤情,去大理寺喊冤,去開封府喊冤,這里不是你瞎胡鬧的地方,給老夫出去。
寇季拱了拱手,苦著臉道:下官喊不公,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下官的上官張綸。
劉娥、寇準等人聞,一臉愕然。
為張綸喊不公
鬧什么幺蛾子
張綸官居四品,乃是朝廷重臣,隨時都能參加朝會,他的不公需要你來喊
滾出去!
寇準徹底惱了。
寇季不僅不聽,反而大聲道:我上官為人忠厚,平日里受了委屈,也不肯語,可我卻看不下去,必須幫他說一說。
寇準還要開口訓斥。
卻聽丁謂道:老夫倒是想聽聽,張綸受了怎樣的委屈,值得你闖進資事堂,為他喊不公。
李迪瞪著丁謂喝斥道:孩子瞎胡鬧,你也跟著胡鬧,成何體統。
丁謂撇撇嘴,淡淡的道:在你眼里,他是孩子,可在老夫眼里,他卻是朝廷命官,天子門生。既然為官,自然有資格論一論朝政。
寇準皺著眉頭,要訓斥丁謂。
劉娥突然開口道:本宮覺得丁相之有理。寇愛卿,寇季雖然是你的孫子,但他也是我大宋的官員。在寇府,你們是祖孫,在資事堂,你們卻同為朝廷命官。
但凡對我大宋江山社稷有利的話,我們都得聽一聽。
劉娥自從自囚結束以后,一直恪守一個做皇后該有的本分,事事也已寇準的意思為準,寇準也不好再為難她。
如今她突然開口幫寇季說話,而且句句有理。
寇準也無從反駁。
寇準沉吟了一下,瞪向了寇季,皺眉道:還不快說!
寇季趕忙道:下官覺得,朝廷對我上官張綸不公。我上官張綸,太宗年間入仕,先后治益、彭、簡、辰等州,所過之處,賊人紛紛聞風喪膽,不是舉旗來降,就是被盡數誅滅,治理地方,有潑天大功。
又先后出使遼國,為我大宋換來多年和平。
大中祥符年間,鹽課大虧,我上官張綸,奉命前往通、泰、楚三州,治理鹽戶,歲增鹽課數十萬石。又在杭、秀、海三州設立鹽場,歲入鹽課又一百五十萬石。
短短兩年,杭、秀、海三州,不僅增上了鹽課,又增上供米八十萬石,疏五渠,導太湖入于海,又復租米六十萬石。
此后,我上官張綸,又先后知任泰州、昭州、秦州、瀛州、滄州,每到一地,皆頗有大功。
滿朝文武,論功勞,比得上我上官的,又有幾人
晏殊十四歲入朝,歷朝十四載,對朝廷少有功勞,卻能位列四品,跟我上官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