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森不幫我,我知自己短時間內也別無他法,只得回到宋洺身邊,天天在江家看著那個庶女。
我對這任務厭煩的要命,覺得那姑娘無趣至極,可宋洺喜歡的緊,成天拉著我問東問西。
后來邊關戰事吃緊,宋家大少爺宋濂將軍在戰中受傷,宋洺主動請纓北上支援宋濂將軍。我想我的機會來了。
我尋了宋洺,想同他一起北上。宋洺沒說什么便同意了。
我知他一定會同意,打仗正是用人之際,若真上戰場,我無疑將是他最強的助力,于是我整理行囊,去與徐森道別。
我與徐森交集并不多,可他是文娘的愛人,我心里認他這個姐夫,不管他對我態度如何。徐森沒有多說,只拿出些銀錢,讓我路上急用,又從箱底翻出一件密織鎧甲遞給我。
他看著我笑了笑,說這么多年他心里怨過我,恨過我,最后卻不得不像文娘一樣,將我當成他的弟弟一樣看護。
我問他為何不留我在候官府,他怔了怔,說,好男兒志在四方,我自然愿意你出人頭地,建功立業,活在青天白日里。說完又自嘲地苦笑著說,不要像他一般,待在這不見天日的候官府,連心愛之人都護不住。
那夜拜別徐森,我很平靜,我們都因文娘而悲痛欲絕過,如今我們也要因文娘而堅強地活著。
次日我與宋洺跟隨宋家軍的隊伍,共赴邊關。路上宋洺同我說,他這次一定要贏得軍功,只有他軍功傍身,才能求陛下賜婚,求娶江家那個庶女。
我沒說什么,我亦希望他功成名就。這樣我便再不用去江家盯著那個無趣的女子了。
我同樣希望我也能博得軍功,徐森并不告訴我當年殺文娘的人是誰,他只讓我好好活著。若我能一戰成名,我便有機會光明正大的行走于這世間,查清當年那群黑衣人背后的指使者是誰,為文娘報仇。
北境極苦,軍中糧草并不豐盛,吃不到新鮮果蔬,很多將士營養不良,面如菜色,御寒的冬衣亦短缺,安國,也就是我們景國的鄰國,情況亦如此,兩方的邊境將士都不好過。
可即便在兩國邊境軍隊皆如此困苦的情況下,安國依舊不斷挑釁,命邊境軍隊進犯我軍。
宋濂將軍在之前的戰役中受了重傷,傷及心肺,需要修養。
我們到后,宋洺開始接替宋濂將軍整頓軍務,重新對戰役防守和進攻方式進行布局。在候官府時,我熟讀兵法,于是毛遂自薦,與宋洺整日整夜的在軍帳中推演戰事,整理計劃。
饒是如此,戰役依舊打的艱難,景國幅員遼闊,邊境線距離都城遙遠,我們鎮守邊關,軍需補給要比安國慢得多。
安國的將軍,人稱霸天虎杜若,武藝高強,是行軍打仗的一把好手,此人兇狠異常,并不顧及百姓和軍中將士的死傷,只一味殺戮。
他帶領軍隊,所到之處生靈涂炭,硬是壓得我軍難以喘息。面對安國連連侵犯,宋洺帶兵應戰的同時,還要顧忌百姓和將士,也多半只是維持局面,并無力反擊。
再后來宋洺在戰爭中也受了些傷,只剩下宋老將軍帶著江燁從西邊北上支援的部隊還在苦苦支撐。
最后,連毅王殿下也來了。
毅王殿下征戰沙場多年,經驗豐富,戰功赫赫,他本已調任回京,等著官家立儲,得知戰事吃緊,又申請親征。
那段時日,我們白天上陣殺敵,晚上在軍帳中復盤,我心中只一個念想,快點結束戰爭,快點回京都。
最后那場決戰慘烈異常,我們和安國都死傷慘重。
我因著做死士多年,手腳敏捷,被安排去刺殺對方主將,就在我易容準備從戰場內部蒙混過關時,一個飛箭向著毅王的方向射去。
我幾乎沒有時間思考,當即沖過去替毅王擋下了箭,我并沒有受什么傷,只是在我救駕毅王時,懷中的玉佩掉出,被他看到了。
看到毅王沒事,我繼續起身,執行刺殺計劃。杜若非等閑之輩,刺殺他也絕非易事,廢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過讓他重傷而已。
那張戰爭最終以我們的勝利而結束,景國和安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毅王帶著軍隊再次立下戰功。
戰爭過后,毅王喚我到他的軍帳中,他沒與我多說什么,只拿著我的玉佩,對著我端詳了很久,而后說了句,你的眉眼,與我一位故人很像。
說完之后他去找了宋洺,說回京后,我不必再做候官府的暗衛,也不必再跟隨宋洺,而是要我跟著他。
毅王的話說的不容置喙。一個位高權重有望被立儲的皇子,要一個候官府的死士,宋家要站隊毅王,自是沒必要為了我而費心。宋洺沒多說什么便同意了。
就這樣,我結束了自己十年的暗衛生活。
回京后,我有了新的名字,蕭峰。
而毅王的名字,是蕭岳。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