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請閃大夫看著呢,倒也沒說什么,就說身子弱,要好好調養調養。我這病,請了不知道多少大夫,都沒說出個究竟來,這病里許是有什么因果,聽說城外白云寺的香火最靈,這趟來,還想著到白云寺上柱香,做做法事,要是能到寺里吃齋聽經住上一陣子,那就更難得了。”
李小幺一口氣說的稍多了些,微微喘息著,那氣息就仿佛有些不平穩了。
南老太太忙笑道:“正巧了!大后天是社日,我正要去白云寺上香,這么著,我帶著你一塊兒去!那寺里的方丈是個得道的高僧,和我們家三老爺都是極熟的。我帶你去,讓方丈給你看看,也許就能看出是什么因果來了呢!”
李小幺忙站起來謝過,和南老太太告了辭,又團團著屋里的各位太太姑娘們告了辭,扶著淡月出二門上了車。
車子駛出嚴府大門,李小幺長長舒了口氣,伸展著手臂往后倒在車上。
這應酬什么的,最累人不過!
李小幺仰面躺了片刻,頭枕在手上,看著淡月問道:“你說說,這嚴家如何?”
淡月笑起來:“象南老太太說的,不過才發達了幾年罷了。”
李小幺高挑起一根眉毛,示意淡月:“仔細說說。”
“這一通富貴都還浮在臉上呢。姑娘看他們家那些丫頭仆婦的穿戴,正經有年頭的世家大族,誰會讓下人們穿成那樣?不主不仆的!還有那個姨娘,織錦緞、赤金鳳釵都穿戴上了,真不知道說她們什么才好!”
李小幺聽的嘆了口氣,仰頭看著車廂頂板,郁悶的說道:“就是啊,聽南老太太那話意,這太平府的權貴之家,只怕根本就不知道有這么個嚴家!唉!”
淡月看著李小幺,猜不透她的心思,也不知道接什么好。
李小幺看著車廂頂出了一會兒神,重重的嘆了兩口氣,想靠嚴家這根跳板,往太平府的權貴之家走動一二的打算,是行不通了。
那社日呢,這可是太平府極其熱鬧的盛事,這天去白云寺,也許能碰到點什么,也說不定呢。
李小幺回來,長遠和西安已經等著了,李小幺洗漱換了家常衣服,長遠先進來低聲稟報道:“姑娘,剛得了信兒,社日那天去祀太社、太稷社壇的,是禮部侍郎唐根源。”
“唐根源?就是前一陣子上書要讓皇上早立太子的那個禮部侍郎?”
“是他!”長遠干脆的答道。
李小幺下意識的瞇起眼睛,能越過禮部尚書去祀太社、太稷社壇,看來這個唐根源是吳貴妃的人,上了那么個立太子的折子……那是替吳貴妃提醒和要求皇上,立六皇子為嗣!
那個折子卻一直留中未發,看來皇上還清醒著,所以這樣的大事,吳貴妃還不敢越過皇上,那么說來皇上并沒有定下主意要立六皇子……
也是,六皇子幼小,子弱母強,外戚干政可不是好事……大皇子是猜到了這個,才一定堅持留在太平府的?
到底是不是這樣?光這樣猜測可不行,一定得想法子得到些確切的信兒。
李小幺煩躁的動了動,看著長遠吩咐道:“白云山下的信兒要快些打聽,多想想法子!我給你三天!社日前,我一定要知道落雁這日子到底過的如何!”
長遠忙答應一聲,趕緊告退出去布置安排去了。
社日當天一早,李小幺帶著淡月先早早趕到嚴府,跟在南老太太車子后面,一路往白云寺過去。
社日休沐,嚴大人也隨侍嫡母前往白云寺,一行人早早趕到白云山下,換了轎子一路上了山,在一處小小的院落里歇息片刻,喝了杯茶,就趕往白云寺上香,今天要來上香的達官貴人多,南老太太這樣的人家,要是不趕早,就得等晚。
李小幺扶著淡月,落在嚴家女眷后面踏出院門,一身車夫打扮的西安遙看著李小幺,李小幺頓住,低聲道:“閃大夫讓隨身帶著的那個香囊,我象是忘在車上了。”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