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惦記又有什么用呢?
前頭周家人就試探過,知道周氏要回來,程家貴也沒多大反應,他心思總在楊氏身上,就像當年伺候周氏一樣給楊氏做飯洗衣裳,給她把雞喂著,趕了活豬上屠戶家賣了,又拿錢去給楊氏做了新棉衣……
大實話當娘的不敢說,只得那么糊弄著,想著只要把這天對付過去,等人回到清水鎮上就好了。
好在程家貴也很配合,聽說周氏已經進村,他本來有點事要出去的,都改了期,就老老實實待在程家院子,哪兒也沒去,生怕一出門就撞上前妻。
哪怕各自另行嫁娶,碰上還是尷尬,他也擔心叫村里那些長舌婦見著回頭又亂傳話。
楊氏哪怕語不多,平常別人罵她都不回嘴,真聽到自己男人跟前頭的如何如何,恐怕還是要難過。當年的事,是非對錯程家貴不想再論,都走到今天,他只想過好自己的日子,不愿意平穩生活再生枝節。
周氏是被老程家休出門的,咋也不可能特地上程家院子來,程家貴躲著不出去,兩人自然碰不上面。
好在周氏心里雖然還有點懷念以前,但并不是非要見他。
不是不想見,還是這兩年變化太大,她低頭洗臉的時候透過水面看自己,都快要認不出了。分開之后男人家還是老樣子,自己卻好像老了十歲,這讓周氏如何接受?
她還是希望自己在程家貴心里能有個好印象,所以說,她只不過在娘家待了半天,把該說的話說了就老老實實回去清水鎮。這頭程家貴從其他人口中聽到一些,已經知道她后來嫁給個老頭子的事。
二嫁給老鰥夫續弦不是稀罕事,稀罕的是她這又懷上了。
朱老臭婆娘還說那個馬老頭比她爹歲數還大,這都能讓女人家懷上,他怪有本事。村里人都說興許她命里該有個娃,要不都落了兩胎,現在又嫁給個老頭子,怎么還能懷上?
……
別人說這些程家貴聽著,等人說完,他又做自己的事去了。頭年跟楊氏拼了一把,手里又攢下些銀兩,那勢頭好,本來應該接著干的,楊氏懷上就不好受累,今年他們頂多把雞養起來,豬恐怕顧不上了,畢竟地里還有活,土地是農戶的根。
程家貴又想到楊氏也是有娘家的,她去年托人送了點東西,今年還沒回呢。
想到這里,程家貴就多嘴問了:“要不要給你娘家報個喜?”
楊氏先是搖頭,過一會兒才說:“跟我老姨說一聲吧,我娘就算了。”
她怕程家貴誤會,又解釋說:“不是我小心眼嫉恨他們,我想著不回去娘還過得好些,我回去她又該想起我爹了。”
后一日,程家貴把媳婦兒帶去三合院,讓她跟三弟妹做個伴,自己背了點東西上小河村。他出去得有一個半時辰,回來先上兄弟家去接了人,回到自己屋里才把剛才聽說的事情告訴楊氏。
“我在老姨家吃了口熱茶,還陪著說了說話。我提到咱們家的事,老姨說到你娘家。你那個妹子,親事還沒說好,曾聽娘說她從前對你就不客氣,現在還是那樣,都沒人敢娶她。”
事實上,情況比程家貴說的還要嚴重。
以前她總覺得是喪門星姐姐攔了路,認定自己的婚事是被這個姐姐耽誤了。現在楊二妹都嫁出來一年多,攔路虎已經沒了,還是沒人跟她提親,這不是啪啪兩巴掌往人臉上扇嗎?明擺著是說你嫁不出去別賴任何人,全是自己的毛病。
楊氏那個姨母只說了幺妹親事難說,都沒說她那閨女。兩年之前,最先想跟程家結親的是小河村張家,是這家女兒年歲輕,咋也不肯嫁二手男人,他娘才把程家貴說給了娘家侄女。
當時這當娘的就說過,讓女兒以后過得好或者不好都別后悔,路是自個兒選的。
這個做女兒的就比楊二妹晚一點點出嫁,為人婦也有大半年了,當初是高高興興的嫁出去,過年回娘家來氣色看著卻不是很好,瞧得出她是在強打精神。
做女兒的倒是還沒說后悔的話,當娘的已經在后悔從前太尊重她,給她的自由太多了,什么都讓她自個兒選。早先是她說寧肯窮著過也不要程家貴這種被人用過的爺們……現在她有些明白人窮志短這說法,知道沒錢日子難過了。
再說程家貴,對別人如何暫且不說,他對媳婦兒卻是數得上的好。
他性子不如程家興果決爽快,做大事不太行,過日子卻不難,在一些小事情上他不太跟媳婦兒起爭執,是好說話的。
何嬌杏見過楊氏之后就在心里面想著程家貴能娶著她是運氣好,賺了。
難得這個新二嫂不光氣性好,也不多口舌還不招是非。
其他人的想法跟她是反過來的,比如嫁到小河村張家這個姨娘,她就覺得是楊二妹運氣好,當初糟糕透了,這又峰回路轉過上好日子,在鄉下地頭上,程家貴這樣的條件真不算差的。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