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長相甜美可人、脾氣軟糯,連身體都格外嬌弱的小女孩,毅然決然地向父親發起了一場絕望的抗議——以一種極其慘烈的方式。
那是江麥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一天。
在他外出期間很少打擾他的王芷蕾,突然哭著給他打電話說江詩茵找不到了。
江麥云還指望著要靠江詩茵的病大賺一筆呢。因此,在接了王芷蕾的電話后,他立刻放下手邊的事情,急急忙忙地趕回了家。
監控顯示江詩茵并沒有出小區,江麥云便對自家的那套小別墅進行了地毯式的搜查。最終在地下室里找到了已經沒有呼吸的江詩茵。
九歲的小詩茵是自殺身亡的。
在反鎖的地下室里,她先嘗試用輸液管勒死自己,但是失敗了。而后在網上認識的一位姐姐的指導下,她又開始嘗試給自己打空氣針。
那是一個聲音很溫柔的姐姐,她是江詩茵在網上搜索『自殺、不想活』了等信息的時候,無意結交的網友。
電子設備的高度普及和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讓小朋友們也能輕易地通過網絡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各種信息。
信息就是知識,爆炸式地知識獲取使得孩子們越來越早慧。早慧便意味著更早地覺醒,孩子們過早地以成人般理性或感性的角度去觀察這個世界,逐漸地失去童心、少年老成。
靈魂的腐化推進了肉|體的消亡。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國內,每年就有超過十萬的未成年人死于自殺。
像江詩茵一樣,生在網絡高度發達時代的孩子們,在動了輕生的念頭后,大都會通過網絡尋求幫助與慰藉。
他們在各種平臺上互訴苦楚、抱團取暖。
在這些聚集著大量有輕生念頭的孩子的平臺中,有個叫做“孤獨藍鯨”的論壇特別受歡迎。
在論壇組織者alice的帶領下,這些在感情上或多或少受到傷害,失去活下去的勇氣的孩子們,都自稱是bluewhale(藍鯨)。
這個稱呼是具有特殊含義的。
據論壇組織人alice說。
在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鯨是一頭通體藍灰色的藍鯨,它的名字也叫alice。
alice在1989年的時候被人類發現,并從1992年開始被人類追蹤研究。
科學家發現alice是個徹頭徹尾的獨行俠。
因為在其他鯨眼里,它是一個啞巴。
人類對它的追蹤長達數十年,這么多年以來,它的身邊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任何的親屬或者朋友。
它唱歌的時候沒有同類聽見,難過的時候也沒有同類理睬。因為它的頻率是那么的與眾不同。
孤獨藍鯨alice發音的頻率高達52赫茲,而普通藍鯨的發音頻率卻僅僅只有15~25赫茲。
這種與眾不同,對于alice而是一場滅頂之災。
這讓它成為一頭舉目無親、形單影只的藍鯨,在海洋深處獨來獨往,注定永恒孤獨。
alice畢生都在呼喚,用它52赫茲的歌聲詠唱著心事,只求能找到那個能夠讀懂自己的另一半,卻始終沒有得到回應。
它是一頭獨一無二的藍鯨。它面朝大海深處,孤獨而充滿期盼地,一次又一次發出前無古人或許也后無來者的吶喊。
『我是一頭藍鯨,我的歌聲是52赫茲。』
『我是一頭孤獨的藍鯨,是一頭永遠無法被聽見的藍鯨。』
這類沮喪的座右銘遍布整個論壇的用戶界面。
缺乏父愛又深受暴力傷害的江詩茵敏感而自卑,在生活中除了常常和她一起工作,個性開朗活潑又愛照顧人的黃苒之外,她沒有任何朋友。
而在這個名為“孤獨藍鯨”的論壇混跡了近一年后,江詩茵鼓起勇氣聯系了孤獨藍鯨論壇的發起人——alice。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