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許諾老實的承認了:“但這種與世界為敵的感覺,很爽……”
是的,很爽,許多人都曾幻想過,自己哪一天如果能夠為了愛人或者是重要的東西與世界為敵,那該是多么的暢快!
甚至可以說,許諾年幼時開始接觸計算機,本身就對黑客有一種崇拜,因為黑客能夠掌握網絡里的權柄。
少年叛逆期是有破壞欲的,只是任禾提前把許諾的破壞欲給轉變成了創建一個帝國的成就感。
創造的成就感總要比毀滅的**更加真實與充實。
任禾搖搖頭:“與世界為敵?美國還代表不了世界,不過你不害怕就好。”
現在《1984》的名聲已經宣揚起來了,并且很快因為新聞的關系傳到了中國、俄羅斯、美國、日本等等,傳到了各大洲。
大家對于黑客襲擊的新聞更加感興趣一些,但是也沒人能夠無視新聞背后的這本書。
這幾天,網絡上在討論的凈是反極權的事情,在說如果所有人的生活被監控了是多么多么恐怖。
似乎談了這個,大家的思想就上升了一個檔次。
直到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人意識到這件事后續還會生什么,事情到最終,大家可能對于這個黑客更感興趣一些。
這個黑客是誰?如此犀利的攻擊歐洲的這么多網站,為什么書卻不署名?
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這本書是他寫的嗎?他真的是一個民主戰士嗎?
所有人都對這些問題很感興趣,就好像是現實生活中出現了一位敢于挑戰權威的俠客人物。
有能力就會被人崇拜,事實上很多人并不會去管這個人到底是好是壞。
足夠傳奇就行了。
反極權主義終于如任禾期望的那樣傳入了美國,美國的人民也在同樣反感著極權主義,不過他們認為這些事情距離他們還很遙遠。
而任禾要做的就是等待那片土地上的人已經帶入到反極權主義的情緒中時,在點燃最后一顆炸彈,引爆那里的一切。
情緒、經濟、生活。
足足等了一周的時間,任禾才和許諾重新回到那間掛滿屏幕的操作間,任禾把一系列的資料交給許諾,其中包括棱鏡計劃的開始,哪個部門授權,授權文件。
由誰來執行,由誰來具體操作,具體的人員名單,那些安全顧問全部都將暴露在公眾的視野之下。
還有,它的監控范圍有多廣,其他國家元都有誰在監控范圍之中……等等,一切切實有力的證據,不容美國政府抵賴。
“開始吧,”任禾坐在黑暗的屋子里,屏幕在他眼前明滅不定。
復仇時間到。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