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否因為梁觀華常年演神探狄大人的原因,在節目錄制中,他的思路清晰無比,直覺更是十分的敏銳。
很快的就找到了陳風給出的那些線索,并且根據這些線索,把整個故事推理出了個七七八八。
而隨著發現的線索不斷增加,故事的全貌也終于展現在身為偵探的梁觀華眼前。
在事實眼前,他面臨著和波洛一樣的難題。
到底該如何選擇?
是為了一個死掉的惡人,把五名以惡制惡的善良人送進監獄?
還是說假裝不知道真相,放過這幾名兇手?
最后的投票室內,身為偵探的梁觀華一臉糾結,遲遲沒有做出決定。
最終,他還是沒有投出那一票。
他做出了和波洛一樣的選擇,按照自己的情感和道德觀念,選擇了放過兇手。
等陳風宣布最終的結果時,其他嘉賓都很好奇,梁觀華為何會做出這種選擇。
按照現代人受到的教育,無論是因為什么原因,只要犯了法,那就一定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梁觀華對于大家的疑問,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其實我也是十分糾結的,如果作為我個人來說,我可能會選擇尊重法律的權威性,把兇手繩之以法。
但是我在故事中的人物是狄大人,而在我的認知之中,狄大人是一個有著豐富情感和深刻道德思考的偵探。
他雖然信奉法律和正義,但在面對這樣一起特殊的案件時,他的內心也同樣會產生糾結。
他深知兇手們的行為是違法的,但從道德層面上,他對兇手們的遭遇感到同情,也對法律在某些情況下無法真正實現正義感到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