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霜看到皺眉,無奈同老太太抱怨。
伯娘,我不是同你說了嗎,家里不差那點兒糧食,不用儉省。您老人家身體不好,兩個小子也長個子呢,不能吃不飽。咱們也不是頓頓吃肉,起碼一日要吃一頓干飯啊!
唐三奶奶神色有些訕訕,應道,我知道你是個大方的,不會舍不得我們吃糧食。但一輩子節儉習慣了,總覺得我們老老小小也干不了什么大活計,不用吃的太好……
李秋霜扶著她坐下來,也不再爭講,反而飛快從籃子里拿出一條鮮肉,以前就這樣,但以后可不成了。伯娘也知道旁人都盯著咱們家呢,你和兩個小子吃不好,面黃肌瘦,旁人都以為我是當面看著大方厚道,背地里苛待老人孩子呢!再說川哥兒讀書,最重要的就是名聲,傳出去會耽誤他進好書院!
哎呀呀,我真是忘了這個,只顧著儉省了!唐三奶奶后悔的拍腦袋,真是人老了,不中用!你放心,以后肯定不會了!
李秋霜這才笑了,切了半盤肉燉了軍鎮帶回的豆腐,其余大半條肉就喊著大娃他們送到井口吊著,等著明天川哥兒回來包餃子。
拴柱兒最歡喜家里人多了,而且有肉吃有豆腐吃,走路都是一蹦一跳,恨不能全村人都知道他高興。
大娃跟在他身后,也是臉上帶了笑,少了幾分拘謹。
唐海拿了桂花糖,拉著他們坐在臺階上,你一個我一個分好,就一邊吃的淌口水一邊說起閑話兒。
唐海很喜歡大春的姥姥家,去過一次,根本沒玩夠,這會兒就嘀嘀咕咕說起撈魚之事,聽得拴柱兒和大娃都是躍躍欲試。
唐三奶奶燒著灶火,側耳聽著小子們說話,忍不住更是歡喜。
咱家海哥兒……這是好了?
對!李秋霜越發心情大好,應道,崔大夫說可以停針了,過個一兩月看看。他若是不頭疼,說話越來越利索,就是徹底康復了。雖然還是不如川哥兒和糖寶兒那般靈透,但比普通孩子也差不多了。
這就好,這就好!唐三奶奶一點也不貪心,一迭聲的叫好。
咱家川哥兒那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糖寶兒是天上小仙童轉世,大齊都沒幾個能比得了。海哥兒這樣就行,咱家越來越好,不指望他如何出息。他就在家里幫忙,以后娶個厲害媳婦兒,幫忙撐起門戶就行。
我也是這么想的!
當娘的,孩子健康不生病最重要,其余都不算事。
兩人邊聊邊忙,很快飯菜就端上了桌子。唐三奶奶還想讓大娃和拴柱兒去灶間吃,被李秋霜攔住了。
左右家里沒有外人,不必守規矩,一起吃著熱鬧!
吃過飯,不等撿桌子,村里人就迫不及待的上門了。
李二爺爺也是過來了,問了幾句軍鎮的瑣事就坐在廊檐下喝茶,算是給侄女壓陣。
李秋霜熟門熟路的拿起賬冊,給各家核算工錢,唐甜跟在一邊幫忙。
賬冊上的筆記大半是李鐵的,也有李二爺爺的,實在算不得工整。
李秋霜看的頭疼,幸好有閨女幫忙猜測,總算勉強把村人的工錢都結算清了。
待得院子里安靜了,李秋霜同李二爺爺和三奶奶商量。
二叔,三伯娘,我以后怕是要在墨池府和軍鎮來回跑,家里這邊顧不上太多。豆芽生意的賬冊總是這樣記錄,怕是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