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霜笑著點頭。
五嬸子一拍大腿,實在有些是著急又心疼,嚷道,你是不是傻了?!你帶著大伙兒賺錢,大伙兒就很高興了!你怎么還要搭這么多錢,家里三個孩子要養呢!
李秋霜擺手,不能這么說,我們孤兒寡母的,想在城里站住腳也不容易,還是要靠大伙兒來回走動,幫忙撐腰攢底氣呢!而且,墨池府和軍鎮比當初的泰安大多了,豆芽賣的多,賺錢也多,我們家肯定賠不上!
還有大伙兒吃住,肯定不能大魚大肉頓頓吃,只是粗茶淡飯用不了多少錢。夏日時候,各家有菜多捎帶一些過去,偶爾順手再砍一捆柴火拉著,這些都能省下不少。
不成,肯定不成!其余村人也是紛紛開口。
就是,我們發了豆芽就能賣錢,又有車馬代步,什么心不用操,反倒要白吃白喝,那成什么了!
對啊,不能這么占便宜啊!
就這般,一邊要照顧村人,一邊又不愿意占孤兒寡母的便宜,都是互不相讓。
最后,還是李二爺爺敲了桌子,幫忙取了個中。
罷了,大伙兒都聽我的。以后在城里那院子放個上鎖的木箱子,大伙兒誰在城里落腳兒吃住了,就看著往里扔幾文錢。每月開箱一次,拿出來買糧食。若是多了,大伙兒下個月就吃好點兒,若是不夠,那就秋霜多擔待一些。
等開春了,咱們各家多種點菜,進城時候帶一些過去,自己夠吃,也能送送街坊鄰居。那城里賣什么都貴,咱們送出去,人家收了,總能落下點兒情分,幫忙多看顧川哥兒一些,是不是?
是,就聽二爺爺的!
二爺爺說得對!白菜蘿卜也要多種一點兒,秋天時候送兩車進城,就是不知道秋霜嫂子那院子有沒有地窖啊?
事情有長輩做主,大伙兒都安了心,興高采烈討論起來。待得聽說,唐川明日就要進城,很多人又惦記跟去看看。
李秋霜就笑道,好啊,大伙兒愿意就去認認門也好。正好這幾日豆芽兒發的多,能余出一百多斤。大伙兒也試著吆喝兩聲,看看哪里人多好賣,做到心里有數。
李二爺爺和唐三奶奶也在一旁商量,把村里誰家小夫妻派去城里合適。
最后,他們定了康大嫂子夫妻。
一來他們家里兄弟三個,少了一房不會耽擱家種地干活兒。二來,康大嫂子爽快利落,同李秋霜相處的好,唐康也是個健壯勤快的,他們的閨女八九歲了,平日洗洗涮涮也能搭把手兒。
村里人一邊說笑,一邊偷偷關注著長輩們的動靜。
畢竟城里這差事太誘人了,不過是做飯洗衣看管院子,每月就有六百文工錢,吃住不花錢。若是抽空兒再賣點豆芽,一個月豈不是輕松賺一兩多銀子!
唐三奶奶也知道大伙兒心思,咳嗽幾聲說道,我和你們李二叔都覺得唐康兩口子最合適。暫時就定他們兩口子進城吧!
康大嫂子高興壞了,但還是盡力忍著,起身拉了自家男人給李二叔和唐三奶奶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