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甜趕緊乖巧應了,其實軍鎮根本不在她的考量范圍內。
古有孟母三遷,可見環境對成長的重要性。軍鎮那邊時常戰火紛飛,百姓性情彪悍,讀書的心思不多。
倒是墨池府因為有麓山書院,處處都能看見學子,書畫鋪子也是生意火爆,文風興盛。所以,把唐川送去墨池讀書,是第一選擇,也是唯一選擇!
李老四琢磨著進城之后要帶著唐甜四處走動,所以,臨出門時候,他喊上了自家大哥。
李金行事穩重,對牲口又照顧的細心周到,簡直是最好的出門搭子了。
兩大一小坐上爬犁,一路跑向墨池城。照舊是到了城門口,又把豆芽卸到另雇的青布小馬車上,才重新跑向四季春酒樓。
這也是唐甜打算在城里買院子的原因之一,沒有房契就不能辦理馬車進城的牌子,實在太不方便了。
當然城里也有代辦的中人,這世上就沒有給錢疏通不了的事。
可唐甜打聽過,需要足足十兩銀子!
與其把銀子給旁人,不如添到房款里,買個好院子了。
四季春的掌柜已經等在后門許久了,見得唐家人如約送來豆芽兒,他很是高興。
上次留下的那大半筐豆芽,他下午就讓廚子炒了,免費送給常客們吃個新鮮。
結果這一吃,豆芽就火爆了,人人都喜歡不說,還被取了個銀芽兒的雅稱!
他也趁機把豆芽寫進了招牌菜里,預訂出去不少席面。
今日若是唐家不送豆芽兒過來,他可真是沒法交代!
一筐豆芽五十斤,兩筐豆芽就是一百斤!李秋霜準備的時候,不但給足了斤數,甚至怕路上有什么差頭兒,還多裝了那么三四斤!
掌柜的很是滿意,投桃報李,他也沒有小氣,結算了三百五十文錢,額外還給唐甜裝了七八個后廚剛出鍋的包子。
唐甜是來者不拒,笑嘻嘻作揖道謝,白胖可愛的丫頭,瞧著就喜氣,惹的老掌柜夸贊了好幾句好孩子,完全不知道這孩子就是唐家的真正主事者!
待得離開四季春,李老四一邊啃著包子,一邊問著外甥女。
糖寶兒,咱們去哪里?可要去城東,我聽說那個麓山書院就在城東!
不,舅舅,咱們去城北,去找那種便宜又寬敞大院子。唐甜把手里剩下的一塊包子都塞到嘴里,臉頰鼓鼓像個小松鼠,含含糊糊說道。
我記得孫平叔叔說他們家就住城北青石巷,最好找個他們家附近的院子。以后不只是我大哥要住這里,也許還要把豆芽兒生意挪過來,畢竟跑來跑去太麻煩了。附近有差役,安全更有保障。
李老四點頭,他也贊同這個道理。雖然不見得人人都怕差役,但總能有一點兒震懾作用。
爺倆兒吃飽,把剩下的包子裝好,準備帶給李金,然后就奔著城北去了。
青石巷聽著是小巷子,但實際是條很長的石頭街,足夠兩輛馬車并行那種。街道兩側并排住著一家家一戶戶,街頭多半是大雜院,門口出入的人多,偶爾還有淘氣小子們湊一起玩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