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泉山莊,他們住的院子都是單獨分開的,在姜圓圓一家四口的小院子里,有個單獨的小廚房。
今早起來,姜圓圓心情格外不錯,于是打算下廚給父子三人吃。
聽說她要下廚,楚景自然是第一個贊同的,他喜歡吃姜圓圓做的菜,但自從有了吉祥后,她就很少做了,更別提入宮以后,只為他燉過雞湯,別的菜就連什么味道他都快忘了。
小霖兒和小雲兒則是面面相覷,尤其是小雲兒,抱著姜圓圓的大腿軟綿綿道:娘親做什么雲兒都喜歡吃,爹爹和哥哥不吃也沒關系,雲兒會全部吃干凈噠。
小霖兒還沒品出來弟弟話里的意思,不解道:可是你吃不完這么多飯菜呀,你這樣是不對的,萬一沒做到那就丟臉了。
小雲兒臉一下子就紅了,結結巴巴道:我我、我只是心疼娘親。
他仰著小臉對姜圓圓道:娘親,雲兒只會心疼娘親~
說完,他用小臉蹭了蹭姜圓圓的腿,表現得極其乖巧。
姜圓圓摸了摸他的頭,笑了笑,好,娘親知道了,雲兒是個乖孩子喲。
楚景一把把小兒子撈走,湊了過來,我也心疼你。
姜圓圓嘴角抽了一下,有些無奈,也摸了摸他的頭,你也乖。
楚景用腦袋頂了頂她的手掌心,漂亮的眼睛瞇了起來,小霖兒也在一邊眼巴巴地看著。
姜圓圓把爺仨全都摸了一遍,這才洗了手去小廚房,她打算做一碗糖醋排骨,一碗干筍燜老鴨湯,再來一碗酸菜魚,和一碗三鮮炒肉絲。
姜圓圓把廚房里的人都趕了出去,打算全程自己做,她先將處理好的鴨肉剁成小塊,準備下鍋炒一下的時候發現少了個燒火的人,于是把兩個兒子給拉了過來。
小霖兒沒什么意見,興致勃勃地往灶里面塞柴火,娘親說火大了就停下來,還算好玩,而且灶旁邊暖烘烘的,烤得人很舒服。
小雲兒則是站在一邊,沒有要幫忙的意思,他走到一個角落,拿起來一個圓滾滾的東西,擰眉想了半天,才用小腳踢過去,娘親,這是什么
哦,那是紅薯,雲兒喜歡吃的烙紅薯餅就是這個做的,姜圓圓彎腰從那籃子里找了四個紅薯,用火鉗夾到灶里面,娘親給你們烤紅薯吃。
小雲兒見那紅薯被塞進了大火里面,于是也不閑逛了,坐在哥哥旁邊,時不時讓哥哥給自己扒拉一下那個紅薯看看,他一出生就在宮里,吃的穿的都是現成的,再加上年紀小,看見這些對他來說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
與他相比,小霖兒就好多了,不停地給弟弟形容著烤紅薯多好吃,像蜜一樣甜,軟軟糯糯的。
小雲兒被他說得咽了咽口水,那我也嘗一下。
姜圓圓把鴨肉在鍋里炒了一遍,然后丟到爐子上的砂鍋里燉,一轉頭就看見一大一小兩個娃娃緊緊挨著坐在一起,都目不轉睛地盯著灶里看,她不由得笑了笑。
姜圓圓將干筍拿出來,洗干凈后也丟進砂鍋中,還加入了嫩姜去腥還有蟲草花。
等鴨湯開始冒泡的時候,姜圓圓把砂鍋蓋子蓋好,然后開始處理魚,將魚肉切成薄薄的片,然后和花椒酸菜等一起放進鍋里,最后盛出來的時候在干辣椒上淋油激發香味,就又做好了一道菜。
畢竟好幾年沒有做過飯了,一下子從處理食材到做完了兩道菜,姜圓圓有些累得慌,但看見兩個兒子就在一邊,她好像也沒那么累了,讓孩子吃上她親手做的東西也是一種幸福。
灶里面的紅薯已經開始散發出香甜的味道,小雲兒有些餓了,他問哥哥,哥哥,你餓不餓
小霖兒搖頭,不餓,弟弟你餓了
沒有,小雲兒搖頭,我只是擔心哥哥餓了。
小霖兒感動,小手握住弟弟的,弟弟你對我真好。
兩個孩子一唱一和的,姜圓圓能不聽出來小雲兒餓了才怪,她用火鉗將那個小點的紅薯扒拉出來,見表皮已經凹下去有亮晶晶的紅薯水滲了出來,估計這個好的差不多了,于是拿了一個盤子接住,用筷子挑開一塊皮,里面的肉金黃軟綿,看著就好吃。
突然,有一滴水滴在了盤子上,姜圓圓詫異看過去,發現是小兒子流了口水。
小雲兒緊緊抿著唇,臉蛋已經通紅了,解釋道:因、因為娘親烤的紅薯太香了,雲兒才沒有忍住的,娘親要怪雲兒嗎
說話時,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里面已經有了潤意,好像只要姜圓圓說怪,他就馬上哭出來一樣。
這時候,小霖兒很仗義地站了出來,娘親,是我流的口水,不是弟弟!弟弟沒有流口水!
小雲兒也感動了,哥哥你真好。
你是我弟弟,我當然要對你好。
姜圓圓樂了,給兩個小家伙一人親了一口,然后給他們拿了勺子,把紅薯表皮再扒開一點兒,才把盤子遞給他們,吃吧,小心燙著。
小霖兒挖了一大勺子紅薯,然后放在嘴邊吹了吹,喂給小雲兒,弟弟,你先吃。
小雲兒早就饞得不行了,嗷嗚一大口下去,一下子就被香迷糊了,好香啊。
那當然,娘親煮的就是最香的。
因為鴨湯起碼要燉一個時辰,姜圓圓把煮好的酸菜魚就用小火溫在鍋里,打算過會兒再炒剩下的菜。
小霖兒喂完弟弟,又來喂娘親吃,姜圓圓吃了一口,沒有拒絕他的好意,然后才道:灶里還有,霖兒和弟弟吃就行。
她洗了手,正準備去喊楚景,就見他從外面走了過來,先看了眼兩個兒子在吃什么,才看向姜圓圓,還不等他委屈,姜圓圓就止住了他的話頭,你的在灶里面,我給你扒出來。
楚景滿意地攔住她,我來,你仔細燙著了。
三個紅薯扒出來后,又給兩個小家伙分了一個,姜圓圓和楚景才挨著坐吃了起來。
楚景沒有用勺子,咬了一口紅薯,真甜,就像你一樣。
姜圓圓看了他一眼,孩子還在呢。
他們聽不懂,楚景湊過來,你能聽懂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