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后來的傅家,幾乎都是靠著傅榮廷在傅本善面前威逼利誘,一次次的讓他從母親的店鋪里取錢,來維持的。
而一直以來,傅本善在家里的日子也并不好過。
父親并不疼愛他,反倒更喜歡大哥,處處讓他聽大哥的話。
趙姨娘被扶正后,大哥也成了嫡子,擺著譜的欺負他,甚至時不時的就跟他說,本善,你要記住了,你母親嫁進了傅家,就是傅家人,那她名下的所有財產,自然而然也就歸咱們傅家所有。
傅本善當即反駁:母親的嫁妝,自然是母親的,母親的東西,已經留給了我,就是我的。
傅本昇直接就翻了臉:你這是說的什么話父親如今已經有意讓我接管傅家的經營,咱們都是一家人,你的東西,自也是家里的東西。你抓緊時間,將你手中的資產整理出來,交給我來打理。
一開始,傅本昇還會因為這些小事而生氣,可慢慢的,他發現自己即便不把這些資產交出來,傅家人也只是生氣,不能拿自己怎么樣。
但……若是到他18歲的時候,可就不一定了。
畢竟那時候,母親的嫁妝產業,就都會交到自己的手里。
所以,十四五歲的傅本善,在家里人的利用下,早早的長大了。
他開始努力的讀書,閑暇時候,絕不在家跟家里人斗來斗去,而是會直接去商鋪,跟著幾位東家學習經營管理。
也是每天泡在店鋪里的時光中,他認識了一個足以改變他人生的大人物。
那個給他講述新時代曙光的男人,帶他走進了革命隊伍。
在他18歲后,他沒有理會傅家人的糾纏,堅持去上海讀了軍校。
并在那之后,投身革命,不停的為前線,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資和幫助。
而在他做了軍人后,傅家人起初是壓根不敢跟他糾纏,后來,則是根本找不到傅本善的人。
他們只能在混亂的局勢中,守著那點財富汲汲營營。
之后,傅本善跟自己的革命同志結了婚,成立了家庭,生了屬于他們自己的孩子。
唯一可惜的是,他愛人在生產過程中承受了戰爭和顛簸,導致不能再生育。
之后,兩人跟著隊伍回到了京市,在京市置辦了一處小院子。
也是此時,傅榮廷帶著趙婉晴和他另外三個兒子、兒媳,還有幾個年幼的孫子孫女找上了門。
而白玉瑩則是在早些年的時候病死了。
彼時已經完全落魄的傅家,就像是吸血鬼一般,緊緊黏在了傅本善的身上。
傅榮廷堅持,他作為老子,從未提出過分家。
所以,傅本善如今擁有的一切,都是傅家所有,更是他的,他才有權利,去支配這一切——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