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謙和真的拒絕了黨委書記胡思全的要求,理由很簡單:沒有林鎮長的簽字,財政所沒有撥款的權力;鎮長管財政。
這讓胡思全大為光火:小小的財政所長,也敢頂撞自己,這是不想干了。
胡思全之所以這么強勢,完全是因為得到了縣委齊書記的暗示:在青石鎮可以放開手腳地做,不管使用什么招數都行,只要能掌控青石鎮即可。
這也是齊書記的小聰明:自己出面制裁林水根是不明智的,林水根的后臺是顧市長,除非自己不想干了。
但要胡思全去做,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做好了,把林水根打壓,自己便能變相地打壓李縣長;即便是失敗了,那是胡思全的事情。
大不了讓胡思全背黑鍋,反正這樣的哈巴狗有的是。
胡思全哪里明白齊書記的真正心思
最要命的是,胡思全完全沒有鄉鎮工作的經驗。
他是梧桐縣衛生局的一個副局長,一直在縣城工作,對鄉鎮干部的規則,是不清楚的;以為跟在衛生局差不多。
衛生局別看不是大行局,但衛生局在飲食行業,醫療行業,可是大拿一個。
管轄的單位又多,逐漸形成了大衙門作風。
在衛生局,一般都是局長兼黨委書記,往往是一堂。
胡思全以為,鄉鎮和行局都沒有類似縣委常委會的機構設置,還是書記說了算,豈不知是大錯特錯。
縣里的行局,大都直屬常委的某一個副縣長。
其他的常委是很少參與指手畫腳的;可鄉鎮不一樣。
縣委書記和縣長,都對鄉鎮長和書記,是寸土必爭;往往是,你派書記,那我便派鎮長,你派鎮長,那書記的位置,必須是我的人。
上級政府也默認下級政府這么做,這樣可以避免一堂,也是符合組織原則的,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這是潛規則,誰也不敢獨斷專行。
胡思全有了齊書記的支持,便十分的強勢。
胡思全也明白,沒有開會商議,自己即便是有權利停止財政所長的工作,卻不能撤掉他的職位,這不符合組織原則。
唯有培養一個自己人,變相地接替財政所長的工作,那就合理了。
胡思全經過對財政所干部的分析,在打聽了財政所的情況之后,把財政所副所長張青珊,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張青珊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新來的黨委書記,怎么會找自己談話,心里便琢磨開了:難道新來的胡書記看上自己了
張青珊三十多歲,一米七的個子,不胖不瘦。
但要說漂亮卻是沒有,不難看,倒是很受看,是那種仔細看,才覺得有味道的女人。
‘胡書記若是看上自己,要自己做那件事,怎么辦’
‘自己若是做了,便對不起丈夫孩子!可不做能行嗎’
張青珊患得患失,心里忐忑不已:胡書記,您找我有什么指示
胡思全找張青珊,根本沒有其他的想法,純粹是為了拉幫結派。
但見張青珊羞羞答答的樣子,反而有了一些占有的欲望,但想想自己在青山鎮還沒有站穩腳跟,隨即忍住了,先讓她站隊自己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