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就到了夏末,表妹丁冉也收到了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姑父丁放請兩家人與爺爺一起,在家門口的觀海閣吃飯,慶祝表妹升學,算是家宴。
王東升卻不是很喜歡這種家宴。
奶奶走后,姑父就好像是變了個人一樣,開始放飛自我,嘴上很少有把門的時候。大學時王東升胖,身上肉多,不知怎的,他開始減肥后,喜歡跑馬拉松的姑父突然生出了攀比心來,每逢假期都主動約他跑步,而且是長跑,十公里起步。姑父要是贏了,就會說“你年紀輕輕怎么身體這么差”,要是輸了,口風立馬轉成“我年輕時候十公里還叫個事兒么”,總歸是前后都有話,里外不服軟。
對王東升來說,一次兩次沒什么問題,姑父本身結婚晚、年齡大,嘴上多說一兩句也不礙事兒,可扛不住次次都這樣,日子久了心里就生了厭煩,對家宴也就漸漸地沒了興趣。可這次不同,表妹升學,二人從小玩到大,他總不能不露面,也就只能硬著頭皮出門。
可王東升沒想到,姑父這次沒按常理出牌,剛見面劈頭蓋臉一句話,把王東升給關心懵了。
“大侄啊,聽你爸說,你是回老家休息一陣。以后有什么打算?考個公務員?姑父單位今年多了幾個指標,缺人呢。”
這是正經八百的關心,要是真能和姑父成了同事,單位里有人照顧,王東升的日子簡直不要太好過。可多年來聽多了姑父的絮叨,這突如其來的關心,王東升一時間適應不來。
見他婉拒,姑父卻不氣餒,反而是開始仔仔細細地介紹起了崗位和工作,從五險一金到福利待遇,從工資水平到節假日調休,事無巨細越說越激蕩,仿佛坐在包廂主配位置上的已經不是那個名叫丁放的人,而是來自春秋戰國的說客,縱橫披靡,天下在握。
“哥你別聽我爸的,他就是剛升了副處,炫耀呢。”
吃飯的間歇,表妹偷偷遞來一句話,讓王東升心底松快不少。縱然考公是一條不錯的路,可被長輩推著走的路,終究是讓人有些憋悶,再加上此時爺爺悶聲喝酒、父親悶頭吃飯,不就是在等他表態?
要是僅僅一頓飯就給自己的人生定了型,實在讓王東升不甘心。
好在今天的姑父十分真心,這頓飯也就不算難熬。
等到家宴結束出了飯店大門,已是明月掛墻頭。以往每到這時候都是王東升送爺爺回家,可今天半身酒氣的姑父卻十分強硬地攬下了這個活計,由不得他半點拒絕。
長者為尊,王東升只能讓,可姑父剛把爺爺送上出租車,自己正要鉆進去的時候,卻冷不丁想到了什么,扭身快步走到王東升面前,當著所有親戚的面壓低了聲音,好像是生怕別人不知道他要說悄悄話一般開口說道:
“侄兒啊,聽姑父的,考個公務員吧,穩定,你爺也能放心。千萬……千萬別像你爹那樣,半輩子到處刨食吃,知道嗎?”
說完他還拍了拍王東升的肩膀,留下個意味深長的眼神,鉆進出租車揚長而去。
借著酒品看人品,王東升不認可這句老話,他知道姑父只是醉后嘴上失了德,并沒有譏諷或存著其他意思,可一回頭卻發現,父親王巖就安安靜靜地站在那里,整張臉掩在路燈下的陰影中,看不清表情。
不怕說者有意,就怕聽者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