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一周的時間過去了!
這幾天,在卡爾文和丹尼爾的斡旋下,李毅終于與保守黨達成了和解。
當然了,和解的前提是,保守黨方面完全接受了李毅提出的那三個要求,只不過接受條件的方式與李毅之前的要求略作有一些出入。
首先是關于賠禮道歉方面,保守黨以及瑪格麗特并沒有出面,而是讓港督府出面向李毅以及星辰投資公司、華人商會道歉。
并以保守黨控制的威克斯公司,向星辰投資公司象征性賠償了1000萬英鎊,作為損失以及名譽賠償金。
雖然有那么點兒掩耳盜鈴的意思,但總算是保住了一點臉面,李毅則是為了不影響后續的計劃,最終也就接受了他們的賠禮道歉以及賠償。
其次,大英帝國按照約定,正式向星辰投資公司頒發金融照牌,并保證不會干預星辰公司在帝國境內的正常經營。
最后,停止一切不友好的行為,包括撤銷對李毅以及星辰公司雇員的監控等。
而李毅也在對方滿足了他提出的三個要求之后,公開對外表示,他和他的團隊來倫敦是為了投資的,不會參與任何的整治活動,包括此次大選。
這也算是給皇室和保守黨吃了一顆定心丸,畢竟像他這樣的公眾人物,還是挺要臉的,既然公開表態了,就不大可能出爾反爾。
但就在雙方談判期間,工黨那邊也知道了這事兒,他們的多名重要人物,通過各種渠道想要和李毅見面。
甚至于,還給李毅開出了相當優厚的合作條件,但都被李毅給拒絕了。
作為掛逼,李毅很清楚這次大選的結果,瑪格麗特攜民意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強勢連任,成為大英帝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首相。
而作為對手的工黨,輸的那叫一個慘,差一點就原地崩掉了。
因為在這次大選中,工黨僅獲得27.6%的選票,失去了300多萬選民,更是失掉了議會中的160個席位。
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工黨取得的最差成績,這讓不少人對現任黨魁邁克爾非常的不滿,甚至于引發了工黨內部的分裂。
要知道工黨當中的傳統分子向來態度溫和,他們和保守黨中的傳統分子一樣,對這次大選的結果深感絕望。
在大選結束之后,以詹金斯為代表的一大批人直接退出了工黨,自行成立了社會民主黨。
盡管這個新成立的黨派存在時間很短,后來與第三大政黨自由黨合并,但卻讓工黨損失慘重,直至14年后才走出這次大選失利的陰影。
成王敗寇,對于注定要失敗的一方,李毅一點和他們合作的興趣都沒有,即便是對方實力不弱。
當然了,李毅不搭理工黨那些人的合作請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瑪格麗特連任是他接下來的投資行動的關鍵。
這一切,都要歸功于瑪格麗特不遺余力推行的私有化政策。
為了“解放”生產者,同時“解放”消費者,以提高大英帝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為了獲得足夠的政治資本,從連任之后,瑪格麗特以及她身后的保守黨,就開始清算國有和國營資產,并大力推行私有化政策。
在保守黨眼里,幾乎一切都被劃入了私有化的范圍。
首先是小企業、小團體的私有化,政府在這些小企業、小團體擁有部分或絕大部分的股份。
之后緊接著便是“天然”壟斷行業,例如電信業、能源、航空業,它們的私有化以1984年出售電信集團公司為開端。政府還出售了大量國有的戰后公共住房股份:最先是出售給現在-->>的房屋居住者,后來又出售給所有的人。
在1984-1991年間,僅英國一個國家的私有化的資產金額,按價值計算的話就占世界總量的13。